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英语翻译

(2008-03-12 09:15:36)
标签:

学习

教育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翻译作为一门课程,其目的就是在掌握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基础上,结合不断的翻译实践,学习翻译中的各种技巧,提高翻译水平。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

 

 

在翻译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选义。英语中一词多义、汉语中的一字多义都是常见的语言现象。而同样的一个简单的字或者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就可能含有不同的意义。翻译中选义的难易程度有多方面的因素在起着作用。既有词义繁简的因素,也有上下文难易程度的因素;既有对词典运用能力方面的,也有对语言运用熟练程度方面的。所以,译者既要熟练地使用各种语言工具书,也要不断地地翻译实践中提高汉英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

 

表达中的选词:一般说来,选词是在一组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进行。如果一个词在译文里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越多,我们就越有可能把它译得比较精确,但是,我们在选词方面的难度也就越大;为了做到表达精确,我们在选词时既要考虑到词语的语域和语体,又要照顾到词语的感情色彩——是用文学词语,还是用宗教词语;是用书面体词语,还是用口语体词语;是用褒义词,还是用贬义词。

Example:在比较正规的局面语体里就不能一味用“好”字来翻译good一词了,应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选用一定文采的较正规的褒义词:

It was a girl with good manners.这是一位举止得体的姑娘。

These were all labeled as good eggs.这些都被标为新鲜的鸡蛋。

 

再如:He once again imparted to us his great knowledge,experience and wisdom. 我们又一次领受了他那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无穷的智慧。(great的基本词义是“很多”,但仅仅把其简单地译成“他那许多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就显得评议枯燥,没有文采。

 

翻译中的灵活性:在翻译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原文的句式和字典的释义来进行翻译是行不通的。没英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和语法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进行灵活处理。

 

如:这是你自己的祖母。拜拜罢,保佑你生龙活虎似的大得快。《彷徨》中的《孤独者》

This is your own grandmother. Bow to her so that she will protect you and make you grow up strong and healthy.

 

翻译中的多样性:用丰富多彩而又贴切得当的评议形式,把反复出现而又意思不变胡句子、词组、成语、词语译得生动活泼,这就是所谓翻译中的多样性。在同一篇文章、同一部文学作品中,同样的一个句子、同样的一个词组、同样的一个成语、同样的一词语往往会反复使用。如果把它们翻译得千篇一律,译文就显得词语贫乏、枯燥无味。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对这些句子、词组、成语、词语用不同的译文进行处理,而译出同样的语意,就能使整篇译文或整部译著词语丰富、生动活泼。

 

如:鸦雀无声

1、半日鸦雀无声。——A long silence followed.

2、宝玉背着手,到一处,一处鸦雀无声。——His hands behind his back, Baoyu strolled through the grounds and did not hear a sound.

3、众人鸦雀无声。——No one made a sound......

 

翻译中的多样性变译法也可用于对同一个句子、词组、成语、词语进行多种变译法,以开拓译者的思路,增加译文的选择余地。

 

直译与意译: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主要的两个翻译方法。

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谅内容,又保持原谅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常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采用直译。

所谓意译,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在许多情况下并不用同样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更谈不上产生同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意译为好。

 

如: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直译:一石二鸟        意译: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一并两用儿 

to 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

直译:教猪吹笛        意译:对牛弹琴;做荒谬的事情;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A nod is as good as a wink to a blind horse.

直译:点头也好,眨眼也好,示意盲马,同样无效。

意译:犟汉难劝,狂人难喻。

The worst wheel of a cart creaks most.

直译:最坏的车轮最会嘎吱响。

意译:才学最差,叫喊最响;出力最少,抱怨最忙

       能猫不叫,叫猫不能。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中一个非常基础的理论问题,也是各种翻译方法研究的出发点。一个篇章、一部作品的翻译一般都要涉及直译与意译,不同的篇章,不同的作品在直译与意译的程度上自然会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法律文献,政治文献,学术文献,新闻报道要求有更多字面对应准确性很强的直译,而歌词,诗词,抒情散文,舞台或电影剧本,小说,传记则要求使用更多不求字面对应,只求可读性的意译。

 

对等译法: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一般都可以在译文语言中找到同原文中某个单词,词组或成语意义上的对等表达。

 

如:television   电视      electricity   电  

wheat     小麦      坐  sit      小   small

 

成语:speak one’s mind 畅所欲言

Be after one’s own heart 称心如意

At one’s finger-tips 了如指掌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浑水摸鱼

得意忘形    have one’s nose in the air

攀龙附凤    worship the rising sun

骑虎难下    hold a wolf by the ears

    

谚语: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而后行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趁热打铁

 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无风不起浪

 出门一里,不如家里。East and west, home is best.

 黄天不负苦心人 。   Everything comes to him who waits.

 

具体译法:

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中抽象或者是比较抽象的单词、词组、成语或者句子用具体或者是比较具体的单词、词组、成语或者句子来进行翻译,从而消除或降低语言差别给翻译带来的损失,使译文产生与原文同样的效果。 

如:have not cut off relations completely. 没有彻底断绝关系——藕断丝连

Very anxious to return home 回家心切——归心似箭

 

我不想依靠父母过日子。I don’t want to hang on my parent’s sleeves.

你应该把好坏分清楚。You should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同反复无常的人没法相处。It’s hard to get along with a man blowing hot and cold.

我知道你现在是进退两难。I know you are holding a wolf by the ears.

 

具体翻译即包括抽象名词在语义上的具体化手法,也包括抽象名词在语言形式上的具体化手法,主要是在抽象名词后面加上范畴词,更包括抽象名词在比喻形象上的具体化手法。

 

抽象译法:

为了译文的忠实与通顺,我们往往有必要把原文中带有具体意义或具体形象的单词、词组、成语或句子进行抽象化处理。这种翻译方法,我们称之为抽象译法。

 

Examples:

Make fish of one and flesh of another  厚此薄彼

Keep sth under one’s hat  保密        eat one’s heart out  极度悲痛

Eat like a bird   吃的极少             break the ice         打破僵局

Get cold feet     胆怯                 get the green light   得到许可

Mend one’s fences 改善关系            turn thumbs down on sth 反对

Walk on air 得意洋洋                   be in irons          被监禁

I was practically on my knees but he still refused.

我几乎是苦苦哀求,但他依然拒绝。

He is a rolling stone. I don’t think he can go far.

他是个见异思迁的人,我想他不会有多大出息。

I must bare my heart to someone, or I shall go mad.

我一定要向人讲真心话,否则我会发疯的。

He earns scarcely enough to keep body and soul together.

他挣的钱几乎难以维持生活。 

I have no head for music. 我没有音乐方面的天赋。 

我不感班门弄斧,承望你发表高见。

I dare not show off in the presence of an expert. I hope you would be kind enough to enlighten us on this matter. 

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雪中送炭。A real good friend should be one offering timely help.

 

同具体翻译一样,抽象译法一方面包括比喻形象上较为具体的单词、词组、或成语的抽象化翻译,另一方面也包括带有范畴词的具体化名词在语言形式上的抽象化翻译方法,主要是在翻译过程中去掉后面的范畴词。 

 

增词译法:

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或完整句,从而使得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译文习惯和在文化背景、词语联想方面与原文一致起来,使得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形式和精神等三个方面都对等起来。 

After the football match, he’s got an important meeting.

在观看足球比赛之后,他有一个重要会议去参加。(增加动词) 

只是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才感到神志清醒。

It was only during the night when she lies in bed that she feels she has a clear mind. (增加强调句式)

 

省词译法:

就是把原文中需要而译文中不需要的单词、词组、等在翻译过程中加以省略。这种省词译法一般是出于译文语法和习惯表达法的需要。 

He is not well today, but he still comes to class

他今天身体不好,但(他)还是来上课了。

人群渐渐静了下来。 Silence (gradually) came over the crowds. 

这台电视机真是物美价廉。

This television set is really cheap (in price) and fine (in quality).

  

合词译法:

无论是西方作家,还是中国作家,都喜欢连用同义词以强调其表达的意思。西方作家常用的是成对词,而中国作家常用的是一条前后两个部分为同一意思的四字成语或两条同义成语。既然这些同义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我们就可以把他们合起来翻译,也就是采用合词译法。 

Examples:

In our workshop there is a hard and fast rule against smoking.

我们车间严禁吸烟。

He is dead and gone.   他的确死了。 

She shook and trembled with fear. 她吓得不停地发抖。

He is a man of culture and learning. 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We must reach our goals and aims.  我们必须达到目的。

He suffered aches and pains.   他遭受百般疼痛。

  

转性译法:

转性译法是英译汉和汉译英中都经常要用到的翻译方法。所谓转性译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译文语言的习惯进行词性转换,如:把原文中的名词转换为动词。等等。 

Every morning she would go to the lake area for a walk.

每天早上,她都要到湖区去散步。(名——动) 

My suggestion is that he should quit smoking at once.

我建议他立刻戒烟。 

I am no drinker, nor smoker. 我既不喝酒,也不抽烟。(名——动) 

他总是喝很多酒。 He is a great drinker. (动——名) 

他妹妹老是说谎。 His sister is a great liar. (动——名)

她非常漂亮。  She is a real beauty. (形容词——名)

 

换形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习惯表达上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们不得不在翻译中经常改换表达的形式。

 

You think she will come if it’s fine tomorrow. But I don’t think so

你认为明天天好,她就会来,我觉得她不会来。(*我不认为是这样。)

He is over sixty years old. 他已年逾花甲。(他已经六十多岁了)

 

褒贬译法:

在翻译过程中,词汇的词性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从原文搬到译文,而是根据译文的语言习惯进行;词汇感情色彩的翻译一般应严格按照原文的精神来进行,而不是像词汇的词性翻译那样受译文的支配,也就是说,褒义词必须翻译成褒义词,贬义词必须翻译成贬义词,中性词也必须翻译成中性词。 

Examples:

These boys are big enough to be self-respecting. 这些男孩大了,应该有自尊心了。

这位女影星在舞会上真是仪态万方。

The film actress appeared in all her glory at the ball.

I am a mere nobody. 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无名小卒。

 

一个褒义词或贬义词往往给整个句子乃至更大的上下文带来感情色彩。因此,我们在使用褒贬译法时,不仅要注意感情色彩明显的词语,而且也要对原文中某些并无感情色彩的词语也恰如其分地使用褒贬译法。

 

换序译法:

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有着许多差别。在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更换原文的前后次序。翻译时根据译文的语言习惯,对原文的词序进行调整,使译文做到最大程度上的通顺,这就是换序译法。

 

她每天早上教我们学法语。

She teaches us French every morning. (* she every morning teaches us French)

 

断句译法:

在英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又长又复杂的句子。在多数情况下,原封不动地对原文中的长句进行法语,往往会译文读者感到费解。在汉译英时,我们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长句。因此,把一些长句断开来翻译也是翻译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断句译法。

 

The shark swung over and the old man saw his eye was not alive and then he swung over once again, wrapping himself in two loops of the rope.

鲨鱼在海里翻滚过来。//老头儿看见它的眼珠已经没有生气了,但是它又翻滚了一下,滚得自己给绳子缠了两道。(拆开并列句)

 

It’s certain that man will eventually solve the riddle of UFO.

人类最后必将解开不明飞行物之谜。//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拆开名词从句)

 

长句难译,原因在于面对复杂的长句,不知从何下手。为了有效地翻译好长句,我们可对其进行语法分析,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然后找出修饰主语和宾语的定语和定语从句,以及修饰谓语的状语和状语从句。理清句子的语法层次之后,就要按照译文的语言习惯调整搭配,恰如其分地断开长句进行翻译。当然有时我们还非得保留原文的长句不可,以保留原文特定的文体风格。

  

转句译法:

英语中的一个用作状语或定语的词组,或者名词词组,经常包含丰富的语义。有时,要把原文词组的内容连同其形式一起翻译成地道的汉语几乎不可能。我们不得不把这个词组(有时甚至是个单词)转译成汉语中的一个句子。汉语中也有这样短小精悍、含义丰富的词组,因此,我们在汉译英时也经常要用到这种转词为句的翻译技巧。

 

Examples:

I tried vainly to put the pieces together.

我想把这些碎片拼在一起,可是拼不起来。(状语转句) 

It’s very bad, madam, obviously.

情况很不好,夫人,这是很明显的。(插入语转句) 

他像大海捞针一样在茫茫黑夜里寻找金色的梦。

He searched for his golden dream in the pitch dark of the night.

It was just like fishing for a needle in the ocean. (状语转句)

 

断句译法是把原文中的从句拉出来翻译成独立的句子,而转句译法是把原文中的一个词组或词语拉出来翻译成独立的句子。

  

合句译法:

一般来说,英语句子要比汉语句子长,一个英语句子要比一个汉语句子具有更大的容量。因此,我们在汉译英时有必要、也有可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语句子翻译成一个英语句子。比较口语化的英语句子也比较短,我们在英译汉时也经常要用合词译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语句子翻译成一个汉语句子。

 

Examples:

The young man was very miserable.// He had no money about him. // All his savings had been stolen.

这个年轻人很惨,已落到了身无分文的地步,因为他所有的积蓄被窃。

 

笛声止了。// 远远地起了拍掌声和欢笑声。

The flute stopped, and in the distance there was applause and laughter.

 

还是热,心里镇定多了。// 凉风,即使是一点点,给了人们许多希望。

It was still hot but everyone felt much better, for the breeze, though slight, brought them hope.

 

采用合词译法时,都是根据原文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译文的句与句之间加上连接词语,如汉语译文中的因为、如果、但是、又……又……以及英语译文中的and、while、when、so / but / because / for / as / who 等。

 

缩句译法:

所谓缩句译法,就是根据原文的逻辑关系和译文的语言习惯,把原文中的一个句子紧缩成译文中另一个句子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原文上下文中相对次要的句子紧缩成相对主要的句子的组成部分,大多紧缩成状语,也有一部分紧缩成定语或同位语乃至主语。

  

Examples:

She went back home to take care of her husband. He was seriously ill.

她回家照料病重的丈夫. (缩为定语)

 

Her father became the mayor of the city. He was a murderer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她的父亲,二次大战中的一个杀人凶手,竟当上了这个城市的市长。(缩为同位语)

 

缩句译法更多地用于汉译英,一方面是因为汉语句子较短,而英语句子较长,另一方面是因为汉语句子相对简单,而英语句子相对复杂,结构形式比较丰富多彩。

 

转态译法:

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中的被动语态转换成译文中的主动语态,或把原文中的主动语态转换成译文中的被动语态。一般来说,无论是书面语中,还是口头语中,英语比汉语用更多的被动语态。英语中那些用了被动语态的句子在翻译成汉语时,我们可以根据汉语的语言习惯把被动语态转换成主动语态;汉语中用主动语态的一些句子在翻译成英语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把主动语态转换成被动语态。

She hadn’t been told Bette’s other name, or she’d forgotten it.

人家没告诉她贝蒂姓什么,要不然也许是她忘了。 

Many voices have been raised demanding the setting up of an Arab common market.

许多人要求建立一个阿拉伯共同市场。 

The visitor was flattered and impressed.这位客人受宠若惊,深为感动。

 

马路两旁是整齐的梧桐树。

The avenue was lined with neatly-spaced plane trees.

人生的到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Although the road of life is long, its most important sections are often covered in only a few steps, especially when a person is young.

  

关于转态译法,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英译汉时汉语译文可以采用主动语态,但并不一定要有主语,而汉译英时汉语原文中的无主句译成英语后必须添加主语。另一点要注意的是有些英语被动句在翻译成汉语时仍以被动语态出现,但避开用“被”字,而根据具体的上下文用   受、为、由、 获 等表示被动概念的词语代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PS-图像的分类
后一篇:学习——翻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