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摄影图片 |
分类: 摄影 |
谁在修建海拔6168米最艰难的公路
在工地现场,田帮辉、李治海正一身泥水地举着风枪在隧道中掘进。他们俩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这不算啥,难熬的是冬天。冰天雪地,氧气更少,喘气都难,但我们没停过一天。实在干不动了,就吸几口氧,接着干。”
他们都有妻儿老小。干上了这一行,与家人聚少离多。裴伟伟说:“上山时儿子刚6个月。第一次春节回家,儿子见到我就跑,那一瞬间心里真不是滋味。老婆让我回去,说娃都不认你,你心里难过不?去年老婆来看我,在山上待了三天打了三天吊瓶,从此不再埋怨我了。”在山的那头,留守的家人也无时不在牵肠挂肚。在湖北枣阳市九龙村,开挖班长李治海老婆陈艳说:“前年我和孩子去了一趟雀儿山,那真是个难受的地方,因为高原反应,孩子一直高烧不退,只好匆忙返回。我现在天天提心吊胆,掰着手指盼着工程早日完工、孩子他爸平平安安回家……”湖北随州荞麦河村,是掘进工田帮辉的老家,三间红砖瓦房,墙面的一侧已经开裂透光。里面住着田帮辉岳父母、老婆和一个5个月大的女婴。屋内有些昏暗,墙角一台14寸破旧彩电,正播放着的武侠剧不停地稀释着室内的静寂与沉闷,小女孩是这座老屋里最大的希望与生机,她幸福地躺在妈妈李菊春的怀里,一双大眼睛注视着窗外,似乎在默默寻问,爸爸去哪儿了?李菊春说:“田帮辉是倒插门到自己家的,他家也很困难,除了要供养我们一家老小,还要救济他年迈的父母,他担子重得很!我家孩子没钱买玩具,只能在门口看小鸡!”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四川井研县龙池村,掘进工人赵正兴86岁的老母亲留守在家,她神智十分清晰,生活完全处理,只是行动已变得迟缓,眼神里充满着对远方儿子的牵挂和思念。
工人田帮辉(左)、李治海在雀儿山隧道掘进施工。
工人丁献清在施工间隙吸氧。
一周后,工人丁献清因施工时伤到眼睛回四川乐山医院治疗,老婆在身边照顾。
留守在湖北随州老家的田帮辉老婆和孩子。
留守的亲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