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上海两会正在火热召开。会上会下,市民普遍关注。其中代表委员的诸多议题,正在引起热议。比如劳务派遣制度,比如人才吸引力,再比如制造业升级及制度创新等等。
但时下市民百姓最为关注,的的确确是涉及群众切身生活利益的民生话题。比如物价的问题。这些天上海又是严寒,又是飘雪,市民一个担忧就是,菜价该会重新涨上去的吧。即使排除天气因素,其他食品价格上涨的趋势,似乎也仍然难以阻遏。食品价格的背后,是物价,是房价,是持续抬高的生活成本,是通胀的压力。
当然,作为消费者的百姓,没有不希望物价低廉的。这是一种正常的心态,但控制通胀、降低物价水平,却是政府应当重点考虑的。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我们都有责任共同给予持久的关注和妥善的解决。
一个硬币有两面。民生也是,既要关注物价一面,还得关心收入一面。两会上对收入问题,是高度关注。一方面是持续上扬的物价,另一方面是囊中羞涩的腰包。如果收入的增长,跟不上GDP的增长,跟不上通胀的指数,那么物价对人们的伤害,就体现得非常明显,也很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
收入增长的缓慢,背后有社会财富分配机制的问题,说到底,是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理解和执行问题。保民生、促民生,就要从生产、收入和消费的多个环节,统筹考虑,全面“治理”。
相信持续坚挺的房价,还会成为两会热议的重点。至于那个房产税,更会引起激烈的讨论。民生的问题有很多,但基本的东西,一个是吃,一个是住。吃的问题,自不必说,住的难题,却是颇令人担忧。俞正声书记不是说了么,上海当前的房价,已经对上海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产生负面影响了。人才没了,上海还发展什么?还有什么可持续发展?还有什么科学发展?还谈什么创新驱动、结构转型?
所以,由民生问题向上剖析,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民生是根本,民生得不到关照,影响的决不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关涉到我们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和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的获得或者损失,反过来又会深深影响现在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与命运。
让我们共同关注民生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