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博上海更精彩——读“俞正声就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接受访谈”有感
(2010-11-15 20:01:20)
标签:
上海世博会安全监控系统上海市委书记杂谈 |
分类: 放言轩原创 |
为期六个月的世博会,使上海城市的容貌发生了巨变。眼下,上海正步入崭新的"后世博"阶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俞正声就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接受访谈。作为一名关心上海发展的普通市民,笔者认真阅读了这篇《访谈》,在深深为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居功自傲,实事求是的作风由衷钦佩的同时,更让我坚信后世博上海会更加美好。
随着世博会184天会期内一个个"成功、精彩、难忘"的场景和时刻已载入历史,上海已步入崭新的"后世博"阶段。世博会后,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将如何进行后续开发利用?
对于外传上海将利用世博会土地资源拍卖赚钱的质疑声音,俞正声表明了市政府的态度,那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他正面回应到:“总体的希望是浦东这一块土地出让的收入和动迁的费用持平,也就是说市政府在这个土地收入中间,不以盈利为目标。我们希望,能够符合低碳的原则、节能的原则、有利于公众性的原则,把世博园区这块地开发好。”
上海世博会的举行给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插上了飞速的翅膀,那么世博会结束后,上海的发展会不会停滞下来?俞正声给我们打了保票“‘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已融入这座‘世博之城’的‘十二五’规划草案。”
俞正声为我们描述了上海的“十二五”发展的景象:“未来,上海应该是经济上很发达的,服务业特别是金融应该变成全国最重要的一个中心。”“总的来看,就是产业发达,人民生活应该是高水平的,贫富差距应该有所缩小,困难群体有他们适当的、有保障的生活。新的上海人融入上海,使上海成为多方面人才的融合体,这样上海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世博会后,一批实际运用于世博的新技术、新方式将走进上海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例如,世博园集中使用的上千辆新能源汽车、精准的票检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客流预测支持系统、食品安全保障系统等。……”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世博会,对于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不断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的上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们抓住了机遇,博采众长,使上海城市的容貌发生了巨变,看得见的是城市的街道更加漂亮,人们的言行举止更加文明,看不见的是城市精神的提升,上海变得更加自信从容,金融中心的定位后劲更足,市场更加繁华,新的区域经济重心慢慢形成。而俞正声的一席话,更让笔者坚定了看好后世博上海发展的信心。
正如俞正声所说的“世博会期间,上海的市民、上海的干部表现出的良好的素质,应对这么困难、复杂的局面,都能做出超出我们很多人预想的工作水平,我们未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还有什么不能被我们战胜呢?”
随着世博会184天会期内一个个"成功、精彩、难忘"的场景和时刻已载入历史,上海已步入崭新的"后世博"阶段。世博会后,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将如何进行后续开发利用?
对于外传上海将利用世博会土地资源拍卖赚钱的质疑声音,俞正声表明了市政府的态度,那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他正面回应到:“总体的希望是浦东这一块土地出让的收入和动迁的费用持平,也就是说市政府在这个土地收入中间,不以盈利为目标。我们希望,能够符合低碳的原则、节能的原则、有利于公众性的原则,把世博园区这块地开发好。”
上海世博会的举行给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插上了飞速的翅膀,那么世博会结束后,上海的发展会不会停滞下来?俞正声给我们打了保票“‘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已融入这座‘世博之城’的‘十二五’规划草案。”
俞正声为我们描述了上海的“十二五”发展的景象:“未来,上海应该是经济上很发达的,服务业特别是金融应该变成全国最重要的一个中心。”“总的来看,就是产业发达,人民生活应该是高水平的,贫富差距应该有所缩小,困难群体有他们适当的、有保障的生活。新的上海人融入上海,使上海成为多方面人才的融合体,这样上海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世博会后,一批实际运用于世博的新技术、新方式将走进上海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例如,世博园集中使用的上千辆新能源汽车、精准的票检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客流预测支持系统、食品安全保障系统等。……”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世博会,对于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不断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进程的上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们抓住了机遇,博采众长,使上海城市的容貌发生了巨变,看得见的是城市的街道更加漂亮,人们的言行举止更加文明,看不见的是城市精神的提升,上海变得更加自信从容,金融中心的定位后劲更足,市场更加繁华,新的区域经济重心慢慢形成。而俞正声的一席话,更让笔者坚定了看好后世博上海发展的信心。
正如俞正声所说的“世博会期间,上海的市民、上海的干部表现出的良好的素质,应对这么困难、复杂的局面,都能做出超出我们很多人预想的工作水平,我们未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还有什么不能被我们战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