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小时享受世博,值!

(2010-09-16 07:44:52)
标签:

秦始皇陵铜车马

沙特阿拉伯

世博会

中国馆

清明上河图

杂谈

分类: 放言轩原创
去世博园不止一次了,前几次的“休闲之行”让我观赏到了世博园区各场馆外的精美外观、体验到了部分场馆内的特色展品、享受到了展会组织者的优质服务、更体会到了志愿者的无私热情……这些都让我心情舒畅,意犹未尽,因此,我又来了! 不过,这次与前几次不同,我的目的性相当强,两大目标:一个是几乎在排队时间榜上永远居第一的沙特馆;另一个则是必须赶早才能搞定预约券的中国馆。

在隔夜做过一些功课之后,决定第二天起早赶头班地铁…… 5:30出门。出乎我意外的是,当我到达入园口时,竟然已经有300来号人在排队了,热情高涨啊!经过2个半小时的等待,终于顺利拿到中国馆预约券,任务完成一半,另一半就看速度啦。拿出中考跑一千米的状态,直奔沙特馆,可路上不断有志愿者、安保人员规劝我不要跑,怕我摔着,因此就只能变成“障碍赛”啦,其实知道他们的好心,下不为例,下不为例。这样,等我到时,队伍已经形成有1500米左右的长度了,不禁感叹,强中自有强中手啊!好在队伍在不断前进中,排起来没这么心烦,为了一睹沙特馆的风采,前进!

10:15进入沙特馆。早在媒体上听闻沙特馆的馆长哈米德?哈山想给游客带去一种坐着飞毯,到海边、炼油厂、沙漠、农田,尝试一下沙特阿拉伯的风味,体验到沙特阿拉伯真实的旅游。确实,一条代步传送带,五个大银幕,介绍沙特阿拉伯的城市、人民,很多图片介绍沙特阿拉伯的工业发展,城市之类的。效果既震撼又颇具知识性,让我们对这个国名为“幸福的沙漠”的国家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当然,最吸引人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得数超大规模三维影视屏“珍宝影院”,置身于1600平方米的巨幕影院中,脚下的传动带仿佛成为传说中的飞毯,带我飞越沙特阿拉伯,亲眼目睹它的自然和文化之瑰宝。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结束视觉冲击,接下来是更让人有身临其境感觉的“空中花园”,由150棵枣椰树打造而成,让人在炎热的夏天感觉一丝凉意,更重要的是了解到了沙特人对枣椰树感情极深,以致让其“生长”在沙特国徽上。下楼时,旋转楼梯深深吸引了每一位游客拍照留影,这种简单的螺旋结构放大了的效果居然会这么好,让人眼花缭乱。空中的“月亮船”并非浪得虚名,实在让人恋恋不舍。

11:15任务完成一半,心里有底了,兴致更加高了,信心也更加足了。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我马不停蹄的预约了香港馆、澳门馆参观券。该考虑吃饭了,休养生息,储备能量,下午再战。

13:30继续战斗。由于预约时间的限制,看见队伍长的我就不去凑热闹了。出乎我意料的是,大多数场馆都几乎不要排队。是今天游园人数少吗?从即时统计来看,并不比我上次来时少多少呀。那就只能是各场馆的组织工作效率提高了!确实,这里不得不表扬一下他们的组织工作,正是他们的有效安排和高效工作,让我在队伍中的等待时间大大缩短。以新加坡馆为例,同样的时间段,差不多的客流,上一次来我排了不到一小时,这次几乎可以直通。在这样良好管理下,一个下午,我先后拿下了以大型佛塔形式为主体,充满艺术色彩的尼泊尔馆;展现“生态多样性城市”为主题的印度尼西亚馆;把城市视为生命体的城市生命馆;各具特色的中国省区市联合馆等近20个馆,收获颇丰。

19:30另一重头戏上演了。虽然脚已经有点迈不动了,但迫不及待的情绪却占了上风。中国馆的介绍很多很多,但最令我感兴趣的或者令大家感兴趣的肯定就是会动的清明上河图了,湖面波光粼粼,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回到那繁华的汴京,让人赞不绝口,不可思议。另一个令我感兴趣的是,各年代家居摆设。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家居设施的不断改进,昭示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通过还原、对比,把变化直观的呈现在大家眼前,使人深有感触。回顾历史,把握今朝,展望明天,令我们对美好前景充满向往与信心。不过中国馆里的宝贝还不止这些,巨幕电影、轨道游览车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秦始皇陵铜车马等等都给人以震撼与启迪。我想,你只有亲自来看过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震撼与奥妙。

23:30到家了。整整18小时,这一天世博之行,虽然累些,但一如以往几次,美好而又满载收获。洗漱完毕,躺在床上,想想这一天的行程,脑袋中就只有一个字来评价:值!不仅仅是世博会门票值这个价,还因为世博会值得我们花力气去追逐,更因为世博会的展示值得我们好好琢磨其中的奥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