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世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010-04-14 15:00:55)
标签:

世博

外国朋友

安检

氛围

新闻媒体

上海

杂谈

分类: 上海世博
    世博来了,大家都非常兴奋,或许我们中的不少人,一辈子只能碰上一次这样的盛事,更何况是在家门口。所以大家的兴奋和期待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时候,情绪是需要调整的,不能过度,变成亢奋或者非理性,那样就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世博顺利成功地举办,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非常有害。对于我们每一个上海市民,这一点应当谨记。

    几天前,社会上就流传一种说法,说世博期间,外国人来到上海观博,晚上11点钟以后建议不要外出。这么一条消息,不胫而走,引来不少人,尤其是外国朋友的关注。一时间舆论喧嚣,“三人成虎”。其实,这样的说法,本身漏洞就很多。世博会自然会吸引许多外国朋友来参观浏览,但是我们有必要限制人家的出行时间吗?晚上11点以后,上海是不是就不安全了?对外国朋友的人身安全就有威胁了?像这样的消息,要么是对上海实际情况的一无所知,要么就是故意诋毁上海的形象。

    虽然上海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及时站出来辟谣,但这类消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依旧不容小觑。不管放出这种消息的人的动机如何,有一点肯定是不对的,那就是它破坏了我们办世博会的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一场本应是欢乐祥和的聚会,变得人心惶惶,似“不可终日”。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外国朋友大老远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应该让他们感到舒服惬意,而不是担惊受怕。为四海的朋友们创造和谐稳定、欢乐祥和的世博氛围,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职责。

    传播消息的除了一些不知是何动机的个人,还有就是新闻媒体。媒体在为世博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闻媒体的报道倾向性非常关键,有些新闻表面上看是客观陈述,但加上了不妥当的主观态度,新闻效果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比如最近有新闻,说的是关于世博安检的事儿。它报道世博安检需要18秒种,每天可入园20万游客。你客观报道就得了,可是我看到有一篇,于字里行间却认为这18秒钟有繁琐之嫌,并对之有厌烦之情。这就产生了不好的引导。我们都知道,世博安检是平安世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在这个问题的报道上,应坚持疏导群众情绪的原则,要让广大读者产生尊重、理解和信任安检的情绪,而不是产生对安检的抵触心态。新闻媒体在维护平安世博方面,应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而不是相反。

   为办好世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每个公民都人人有责。倘若有些消息,明知是假的,却也跟着“小道”,甚至煽风点火,弄得社会空气异常紧张,这显然有失公民水准。作为有责任感和理性的公民,我想这个节骨眼儿上,什么该作,什么不该作,大家心中应该有数。至于新闻媒体,多一点理性与良知,多一些大局意识,恐怕才是此时此刻真正的新闻之“道”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