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安交通保障平安世博

(2009-12-24 13:05:14)
标签:

世博

乘客

事故

上海地铁

杂谈

分类: 时政热点
12月22日,上海地铁突发供电触网跳闸故障又遭遇两车侧面碰撞,造成全线停止运营4小时以上,沿线交通大拥堵,相信给很多出门上班办事出差的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换乘枢纽站大量乘客滞留,不少白领在出站时领取“致歉信”作为迟到凭证。事故发生以后,有关专家将组成事故调查组,分析事故原因并积极查找问题;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尽早恢复了全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

了解一个城市最快的方式是什么,应该就是交通。上海的交通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四通八达的地铁了。上海的地铁从1990年开挖了第一铲土后,历经二十年,明年后上海的地铁里程总数将是世界第一。而且更令人惊叹的是全部里程中的85%都是在第二个十年里面完成的,这个速度是惊人的。地铁也成为上海大部分人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但超速发展的上海地铁(也包含地面交通)建设难免也会给市民出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今年8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采访时谈及过去工作中的不足时说道,“......我们上海有一些地铁噪声大,埋深浅了,影响有一些群众的生活,这是当时的防噪声的经验不足”。那么,在保障运能的顺畅之外,最大限度地不扰民并给予乘客以人性化的便利和关爱成了地铁管理者们的当务之急。

周二的地铁事故发生后,地铁方面将乘客疏导至地面后,一些外地乘客被突如其来的事故弄得不知所措,他们发现出租车抢不到位置,公交车站点不知在哪?一片茫然。另外一些乘客因为不知情,仍然像往常一样进站乘地铁出行,买了票进去后才知道事故,如果相关的管理者能多些为乘客考虑,及时准确地发布公示,以便指导乘客出行;如果这时地铁方面把服务由地下延伸至地面,从近邻站点抽调点人手过来细心疏导,相信当时在场的市民不至于那么满腹怨气的吧?

城市化有城市化的进步,城市化也有城市化的问题。一个城市,无论是建设还是管理,一些诸如地铁这样一些工程,既要“大处着眼”,也要“小处着手”。须知,有些“细节”,可能就是因为规划设计或施工建设中没有“以人为本”,往往给老百姓带来的不便将是“沉重”的。在这次地铁事故发生之后,相关部门可以把地铁故障应急预案进行常态化管理,加强地铁故障排查力度的同时,多提前在预案上下功夫。如将应急措施日常化,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如何第一时间进行乘客分流、疏导,如何安抚乘客情绪,如何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等。

当然,对于这次上海市政府采取的积极举措和快速应对,社会各界还是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此同时,一些公共交通建设领域的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有专家表示,“上海市政府应该建立并建全综合交通体系,政府要将现有的地铁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公交等体系进行协调,并与居民交通方面的需求相结合。”

世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未来的一些交通在运营或者建设过程中,也许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一定要吸取这次地铁事故的教训,多总结多改进,在交通应急事故中多为出行的市民准备几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我相信,世博的交通一定会顺畅,世博的交通建设者和管理者也一定会给市民一个满意的出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