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为何还有2万亿没花出去?
(2009-12-14 15:39:35)
标签:
支出计划财政部门预算执行杂谈 |
分类: 解放论坛 |
众所周知,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一定期间内的收支计划,是国家管理社会经济事务,实施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按照《预算法》的要求,预算一经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个人都无权更改。同时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支出资金,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和监督。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支出进度严重滞后的情况呢?是预算编制存在问题还是执行出现了问题呢?是部门上报的支出计划虚高还是财政部门拨付资金不及时呢?不然,为什么会出现前11个月只完成年度支出计划73.8%的情况呢?尚未拨付出去的2万亿资金到底是如何构成的呢?是否一定都要在12月份全部使用完毕呢?
我们知道,年底突击花钱一直是社会反映十分强烈的一个问题,因此,每到年底,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等就会连续发文,要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防止突击花钱、奢侈浪费的现象。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年底突击花钱的问题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不管前11个月预算执行情况怎样,到第二年向人大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时,都是“圆满”完成年底收支计划。而象今年这样一个月花多个月钱的情况,几乎每年都存在和出现。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既然每年年底都会出现突击花钱的问题,为什么各级财政都还在喊财政困难呢?为什么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等需要花钱时,地方政府都会以财政困难为借口,减少这方面的开支呢?要知道,年底突击花钱,往往都是给机关工作人员发福利、发奖金,或者购买小汽车、高档办公用品等。这就意味着,财政并没有所说的那么困难,而财政部门所编制的财政支出计划,也存在着很大的水分。
也许,财政部门会解释,出现资金拨付严重滞后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一些专项资金没有及时拨付出去。那我们要问的是,如果财政资金使用不能按预算执行,按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到位,那要预算干什么?预算还有什么约束力和刚性力可言?这算不算是工作失职呢?要不要追究财政部门的责任呢?
所以,面对2万亿财政资金尚未拨付,我们不仅需要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开这2万亿将如何花,还要有关部门公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否则,就是严重失职,必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