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老师看房产——透视上海静安区怪事
(2009-12-03 14:45:48)
标签:
就业学前教育专业普教范生静安区杂谈 |
一边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因为市场供不应求而朝南坐,一边是普教专业的师范生因为供大于求而找不到工作。笔者以为,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欠缺。
在近日于光大会展中心举办的2009冬季长三角联合师资招聘专场上,出现这样一幕:在静安区某重点中学招聘展台前,前来应聘的小陈因为在静安区没有固定房产而被拒绝。
近几年来,教师的招聘门槛越来越高。过去,当幼儿园老师只要大专学历,而现在,公立幼儿园都基本不要学前教育专科毕业生。几乎所有市区中小学招教师前提都要是本市户口,不少市重点中学招聘教师更是一律要求研究生学历。而除了学历、户籍等限制外,有些中学招聘时还综合考虑应聘者房产问题,这难倒了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
一名上师大的学生对笔者说,过去,华师大师范生毕业后主要去高校工作,上师大师范生主要去普教工作。而现在,这一定位已经被彻底打破了。华师大师范生毕业后主要去高中工作,上师大师范生毕业后主要去小学、初中工作。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系列现象,有多种原因,但主要是目前教师就业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导致的。因为用人单位手上的选择多了,难免招聘门槛也水涨船高。某中学校长告诉笔者,去年上海所有应届师范生平均每7个人中只有1人最终找到了对口的教师工作。
据了解,目前上海师资就业市场中,主要面临的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供小于求,而普教类专业师范生供大于求的怪现象。笔者日前亲身参与了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的师范生招聘会现场,了解到,受到这几年生育高峰的影响,今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即使全部就业后,幼儿园教师市场还缺口几百人。因此,几乎所有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只肯去公立的市区幼儿园,没有人愿意去郊区幼儿园工作。
与此同时,中小学里教师缺口并不大。在这两年中小学生源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每年增加的招聘岗位有限。另外,很多中小学里的老教师都延迟退休,也导致了每年新挪出的岗位量减少。
由此可见,师范生的就业实际上是和教师供需市场相关的,而教师供需市场又是和每年的入学生源数量相关的。对此,笔者不禁想到,计生委每年都会统计当年的出生人口数据,相关政府部门按道理应该能够对几年后的教师需求量有一个提前预见和宏观把握。若能在此前提下,对每年高校师范生的招生计划进行调控,想必能够改善目前学前教育师资供不应求,普教师资供大于求的怪现象。
前一篇:三鹿如此破产,如何疏导民怨?!
后一篇:甲流疫苗到底安全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