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睡衣,一道不该属于上海的风景线

(2009-11-06 14:41:24)
标签:

睡衣裤

上海人

世博会

杂谈

分类: 解放论坛

一块“睡衣裤不出门,做个世博文明人”的牌子矗立在离上海世博场地只有两三站路的齐八小区门口,该小区还成立了一个文明着装劝导队,每周活动二次。随着世博会的临近,一条有关“上海为迎世博要求市民不得穿睡衣裤出门”的新闻引发了学者、网友一番口水大战。
“这是一种文化的不自信”、“‘不得穿睡衣出门’是伪文明”、“变相‘禁止’公众穿睡衣外出,涉嫌侵犯私权利”……一时间,这块“睡衣裤不出门”的牌子俨然成为一道政府加诸居民头上的紧箍咒。更有些好事的网友在诸多论坛发贴,号召大伙“世博会组团穿睡衣出门”。其实,这只是对这条新闻的一种误读罢了。世博是上海、也是全中国的一大盛事,它将展现给世界上海最精彩最美丽的面貌。在世博园区不远处的大街小巷上充斥着披挂或花花绿绿或暴露大面积肌肤睡衣的上海人,显然不是件雅事。世博是世界文明的聚会,也是上海向世界展示文明的舞台。一台好戏,演员的“行头”十分重要,上海市民在世博期间的着装问题当然需要郑重提上议案。该小区的做法,绝非强制,而是在提倡服饰文明,让上海市民用实际行动来迎接世博会。
遥想当年,睡衣曾经是上海人外出衣着的首选。夏夜弄堂里,男人背心短裤摇着蒲扇乘风凉;春日马路上,女人头顶发卷、披着睡袍,拎着篮子买菜去。睡衣就这样不经意间成为上海人的一张名片。然而这张名片并不光鲜,不但引来全国各地友人的指摘,也招来国外友人的侧目,据悉,一项显示“上海人穿睡衣外出”的调查报告被国内外诸多媒体广泛引用。
很多人可能未曾料到,披挂睡衣出门,给人慵懒、随意之感,又有暴露之嫌,有损个人形象。睡衣作为家居、寝居服饰,追求的是舒适、惬意,款式可能较为宽松,也可能裸露大面积肌肤;并不适合出入正规场合。穿着不够正式的睡衣出门,传递给他人的就是一种不够正式、不够端庄的形象,降低了自己的身价,也大幅降低了他人对己的好感度。倘若街上只有零星几人穿着睡衣游荡,也许只会令人留下个别人不注重仪表的印象,但如果有大群睡衣族出没在大街小巷,这就直接损害了上海人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整体形象。
将原本属于家居、寝居之服穿出门,随意地将个人空间延伸到了公共场合,也是对于他人的一种不尊重之举。当时间走到了现代,随着与国际接轨,不少人崇尚张扬个性,认为穿着睡衣出门是一种追求自我的表现,殊不知,他们这种自我满足并未得到他人的首肯,反而勾起他人的恶感,收获的是白眼而非青睐。睡衣族在自我满足、肆意延伸个人空间的同时,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他人的个人空间,这种刻意缩小公共场合、寻求他人认同的行为反倒拉开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距离。
穿着睡衣外出,也反映了睡衣族们的个人素质不高。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在《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古典小说中,不乏主人外出、会客时衣着考究,须穿正式外衣并戴冠冕的描写。而在世界文明日益交融的时代,服饰早已从取暖遮羞的裹身之物,变成功能多样、随时替换的“道具”,人们改变了衣着里外一件套的习惯,逐步地演化为里外有别,家里睡衣、外出时装、上班工作服、约会休闲服……一个场合一套相应的服饰,这也成为人们应有的一种素质及文化修养。上街爱作睡衣打扮的,不但没有继承注重礼仪规范的优良传统,而且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仓廪实而知荣辱”,当今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市民的素质理应随之齐头并进。市民素质不高,同样反映了一座城市离文明礼仪尚有一大段距离,也与“国际化大都市”的称谓不相匹配。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也应该用自己的文明行为令整座城市更美好。 睡衣上街,这道不该属于上海的风景线,早该消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