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人摔倒扶不起”是个伪命题

(2009-09-24 13:11:25)
标签:

老人

家人

《广州日报》

旁证

彭宇

南京

杂谈

分类: 解放论坛
    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近日,一篇题为《老翁摔倒在地,无人敢扶》的帖子在各大网站风传,激起网民的激烈讨论,短短四天时间,跟帖者超过两万。有网友表示,怕被家属诬陷成肇事者,不敢扶。也有网友表示,渴望人际关系回归真诚。如何防止好心人被诬陷?有律师支招:帮扶前用手机拍下证据。(9月23日《广州日报》)

  扶老携幼本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现如今却一下子成了人见人怕的“陷阱”,不是事情本身有多糟糕,而是其间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已让有些人因噎废食了———南京彭宇案给公众传递了错误信息。“老人扶不得”像瘟疫正在流行,“老人摔不得”也似乎成了对老人们的忠告。如果实在避免不了摔倒,至少得随身揣个“免责条”,谁来扶一把就送给谁一张,以解对方后顾之忧。只是碰到神志不清的时候,又如何送出以自救?

  既然如此,是否也该出台一部“搀扶老人保护法”?即明确规定,凡是搀扶老人者一律不得被起诉被判赔,这样不就让所有人不再怕被讹上了?只是如此也会让有人脱责,比如摔倒的老人就是对方推倒或撞倒的,其这主动一扶就没事了,摔倒的人及其家人的权益谁来维护呢?可见依赖法律也解决不了搀扶问题。

  其实,不管是“老人扶不得”,还是“老人摔不得”,都表明两种力量被无限扩大了。一方面,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可能会被起诉被判赔,本来只是极个别的案子,但经过社会的大肆渲染,就变成了扶人即损己的等式;另一方面,见到老人摔倒了,不是立即上前帮一把,而是将之当作陷阱,好像摔倒的老人就是专门骗人、坑人的,可谓是以偏概全,把简单变复杂了。

  这个社会上应该绝不只有南京的徐老太摔倒,但为何只有一个彭宇被法律“摔倒”呢?即便大家很容易从身边找到“老人扶不得”的例子来佐证,可毕竟这只是极其微小的比例。说得彻底一点,“老人扶不得”是我们自己在吓唬自己,是部分人的爱心也摔倒了,本身就需要别人搀扶。我们不能总用彭宇案来推脱自己的责任,因为有人绊倒了就认定这条路走不得,这难道不是典型的因噎废食之表现吗?

  最后,我想说,搀扶老人归搀扶老人,保护自己归保护自己,能够做到征得更多旁证而后再扶起他人更好,但也不必小心得过度。毕竟,摔倒的老人及其家人没有几个是专门给你下套的。如果就此认为老人摔倒搀扶不得,不是“断了后路”——指不定哪天自己年长的亲人摔倒了,除非他自己能够很快爬起来,不然谁还会主动来拉他一把?搀扶起今天摔倒的老人,其实就是为了明天自己(或家人)摔倒了也会有人扶起。这样看来,“老人摔倒扶不起”还真是个伪命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