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物价稳定,不能单靠限价令
(2009-09-02 14:43:51)
标签:
经济牛肉拉面物价猪肉餐馆杂谈 |
分类: 放言轩原创 |
最近,面对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物价管理部门连发四道“限价令”,希望稳定市场,安定人心。应该说这些政策层面的操作,虽然表达了主管部门的良好愿望,但限价令能否真正限住价,其效果究竟如何,也引起有关评论的疑问和忧虑。
我认为这种疑问是有道理的。对价格进行管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不一概被认为是稳定物价的一剂良方。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几年前发生的事情了,2006年的时候,由于经营压力,兰州市的许多餐馆开始对牛肉拉面提价,价格从2、3块钱涨到5、6元左右,老百姓对此颇多怨言。于是政府出面了,制定并实施了对牛肉拉面的限价政策,一律不得超过3.5元。价是限下来了,但结果是什么呢?消费者不久就发现,他们吃的牛肉拉面,量少了,味道下降了,偷工减料的多了。牛肉拉面的餐馆减少了,餐馆裁员增多了。再过一段时间,政府感觉到牛肉拉面的市场萎缩了,自己从这一市场收取的税费和收入可能会减少了。于是这个限价令最后不了了之,许多餐馆又纷纷把价格“挂羊头卖狗肉”式地给提了起来。
从总体而言,对于充分竞争型的市场产品,典型就是这个兰州拉面,限价令有时会显示非常不专业的一面。当年本人也曾就此写过评论,当时我的一个观点是,比限价令更好的方式,应该是充分放开这个市场,引入更多资本,让这个市场充分竞争起来。政府甚至可以减免税收,降低准入门槛,坚决打破市场垄断。更充分的竞争,结果必然导致以更低成本介入市场并赢得利润的方式方法产生,而受益的一定是消费者,咱们普通老百姓。
现在,许多在2006、2007年发生的事情,似乎又回来了,物价开始蠢蠢欲动,老百姓有所担心。稳定物价,是决策部门的良好动机,这没什么错,但采用什么方法,或者说采用正确的方法,以防止政策走向反面,那就考验决策部门的水平和能力了。
对于象猪肉、方便面这样的充分竞争型产品,限价令完全是多此一举,决策部门要做的是“市场扩容”的“操纵者”,有这个角色就可以了。但对于垄断型产品,比如说水价、电价等,那个确实需要硬的限价令。因为这些产品完全是生产者说了算,完全有可能属于跟风涨价,找个借口就涨价的类型。对于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产品,那确实需要好好管制一下的。所以这次国家发改委联合广电总局发文要求全国各地加强有线电视收费管理,应该说就是合理的,也是正当的。
总之,充分竞争型的市场产品,其涨不涨价,我们最好还是让市场来说了算。2007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评论,我当时就说,猪肉价格一定会降下来,当时政府没出限价令,猪肉价格在2008年初果然下来了。当时就是放开猪肉生产,不是都有这样的笑话,由于生产猪肉有利可图,全国各地都在圈地养猪,上海郊区的别墅居民也在自己家里造猪圈养猪,弄得臭气熏天,引来环保部门上门讨说法。这虽然是趣闻,但深刻反映了市场在平抑物价中的巨大而奇特的力量。
总之,什么需要管制、什么不需要管制,决策部门应该分辨清楚,让政策对路,市场才能稳定,物价才能搞好,社会方能和谐,人心方能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