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百零七种基本药物:莫让实惠流于形式

(2009-08-26 15:17:12)
标签:

基本药物

流通环节

药价

加成

杂谈

分类: 放言轩原创
    上个星期,国家卫生部公布了基本药物目录并启动基本药物制度。这意味着,我国民众将公平地得到常见病基本用药。面对与生命息息相关的药品供应,不少市民看到基本药物“出炉”,纷纷询问:以后看病会更便宜一点吗?配药是不是比以前更方便一些?
    所谓基本药物,即“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们必需的”药品。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便提出了基本药物概念;我国1982年引进了这一概念后,由于缺乏制度的支撑,基本药物一直流于形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王大猷教授坦率地说:基本药物的概念非常先进,但从这一概念诞生到现在,快四十年过去了,所有发展中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得都不是很到位,效果并不很乐观。
    为何基本药物制度总在“纸上谈兵”?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药物的属性。药物首先是一种商品,但它与其他商品不同,它为消费者提供的是健康。在药物的流通环节中,充满着各种矛盾。第一对矛盾是,为了让更多百姓吃得到药,药价必须下降;但药企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机构,过低的药价会令药企无法生存,从而选择两条“捷径”,要么偷工减料制造滥药,要么彻底不生产低廉的药物。第二对矛盾是,医疗机构让利于百姓,必须降低原来的药品加成;但目前医院内“以药养医”状况并没有弱化,没了药品加成,政府补偿又不到位,医院便将面临恶性循环的尴尬:收入减少人心不稳,医生跳槽医疗实力降低,最终受苦的还是病人。第三对矛盾是,基本药物要保证价格低廉、质量上等,最好的做法就是集中生产、取消当中的流通环节;可一旦这样做了,过度地集中又可能引发新的垄断,“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其引发的药品安全风险也比往日都要更高。
    笔者以为,正是这诸多存在于基本药物中的矛盾,令基本药物制度无法真正“落地开花”。申城不少医学专家一致认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启动,仅靠卫生一家远远不够,其他部门一定要一起联动,才能彻底推动制度的进行。这其中,包括政府对生产基本药物的企业进行补偿、税收的优惠;政府对改变“以药养医”现状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应的补偿等。
    引用一位医学专家的话:基本药物制度启动,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之后的制度深入,还任重而道远。想要真正让百姓得到实惠,让基本药物的初衷得以落实,我们还要期待下阶段政府出些什么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