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再见裸奔
(2009-07-04 12:48:11)
标签:
就业
行为艺术
胡天胡地
大部头
学子
杂谈
|
分类:
放言轩原创
|
裸奔,又见裸奔。继去年清华学子裸奔庆祝毕业之后,复旦同学再现壮举,且更上层楼,除裸奔外,又添街拍、人体涂鸦、标语表白等元素,一时网络艳照四散,口水横流。
内幕消息,两破男生都是理科的大四生,夜里一时兴起拍了照往校园网上一贴,会有如此惨烈的后果,真的是完全没想到!谁知道还有人往外网转,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觉醒来已成了新一代的“陈冠希”,如今已然后悔得要死,用他们同学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压力很大”。
又是毕业的季节,忧伤、感伤、情伤……字字伤情。学子以各种方式各种名义纪念毕业,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某种感情,其实也挺令人动情伤感的。然而,你一裸奔,大家就受不了了。凡事不可绝对化,裸奔也是——如果局限在私秘小范围内的裸奔,就像在家里脱光了一样,无伤大雅,因而无需褒贬。问题在于凡事皆有度,切忌出格。
社会需要多元素,纪念毕业需要多样式。旧时写通讯录,现时拍视频,都是纪念之方式。如今加上裸奔之前卫行为,权且当是行为艺术吧。行为艺术搭上了“毕业的班车”,或许人家也只是想在这么珍贵的时刻
“出一下格”罢了。但是,这个“格”,实质就是社会接受度乃至社会公德规范,岂可逾越?
在离校时刻裸奔,更多源于后青春期荷尔蒙分泌过剩,男生么,脑子一热就胡天胡地了。他们是错了,错在盲目学习耶鲁的“洋规矩”、追随清华的“坏榜样”,不顾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就不管同学们的接受尺度。我们可以理解,但并不鼓励,更应劝诫。毕竟,谁没有过莫名其妙的青春呢?
然而转头看到媒体上多个大部头评论,俺的嘴一下子变成了大写“O”型,目瞪口呆。为啥,从这么几张照片,已经生发出诸如“揭露出我国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的无底线”、“我国高等教育对青年思想的束缚以及由此引发的强烈反弹”、“高考重压的延伸,就业压力的嘶吼”、“谁来给裸奔大学生的灵魂披一块遮羞布”等等。
无限上纲上线,有必要吗?这样做,是不是解决问题的做好方法呢?
对青年人,本来就应温柔地严厉,有原则地爱护,媒体何不少一些一惊一乍、反应过度,多一些换位思考、贴近民生。高校也可开拓思路,集智创新,组织举办更多的活动让年轻人面临离校的离愁时,面对未知社会的惶恐时,感情能有正常些、有益些的宣泄通道。比如,有的大学毕业组织征文《我的大学》就应者踊跃,篇篇感情真挚,有的辅导员建议班上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让孩子在回首四年后更珍惜生活、感恩双亲。还有的毕业生自发在校园、植物园中植上一片“毕业林”,五年、十年、二十年再聚首时,人已各展所长,树也郁郁葱葱。这些,不都是报道、评论的好材料吗?何不多多挖掘“正面典型”,让那些“裸奔”成为仅供谈笑一时的花絮吧。
裸奔,再见裸奔!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