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市长”惹争议的三点解读
(2009-06-23 14:15:50)
标签:
市长舆论官员公众周森杂谈 |
分类: 解放论坛 |
其一,说明周森锋的信息披露仍不够充分。表面看,周森锋业绩卓著,但察其履历,看不到骄人政绩,只看到他在官场不同岗位上转腾跳跃。至于大家颇为关注的其父辈、岳父辈等相关情况,我们更是一无所知。而且,所谓的“全票当选”亦让人感到疑惑——那么年轻,能有如此的“票房号召力”?
其二,说明公众对“用人不正之风”保持着天然的警惕之心。当然,我们不能乱下断语,称周森锋的上位有什么嫌疑。但基于现实体验,我们的确见识了太多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比如,安徽省委原副书记王昭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手缔造了令人痛恨的家族腐败。
其三,说明公众有敏锐的权利意识和监督意识。应该承认,无论是猜测还是下意识地质疑,都是公众在履行公民职责和权利,因为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对官员、对公共事件发表看法,这归根到底是为我们自己,因为官员掌握公权力,他们的一举一动多多少少会影响我们。
一名干净的、素质过硬的官员,一名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的官员,是经得起舆论推敲的,哪怕舆论的质疑是吹毛求疵。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舆论质疑、消除公众疑惑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尽量提供翔实的细节,以冰释公众的各种猜测。而且,相关部门应从此事中读出民意的心理和诉求。唯有如此,类似的年轻官员才会少一些舆论质疑。
前一篇:男人休产假,权利还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