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利润全球第一,值得骄傲吗?
(2009-04-14 12:50:47)
标签:
证券资本回报率现代金融中国银行业财经 |
分类: 解放论坛 |
国际金融市场风雨飘摇,中国银行业却独树一帜(至少在利润表上表现如此),是否可以归功于国内银行普遍建立起了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并且抵御风险能力超强,在投资策略方面独具慧眼呢?事实上显然并非如此。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方面,银行上市后仍然党委与董事会并存,政企不分现象依然存在;而在投资金融衍生品亏损方面,虽然没有欧美银行那么大,却同样在积极参与。曾有媒体报道,中国银行等6家银行在次级债券危机中约产生49亿元损失。
更重要的是,国内银行业利润增长全球第一,并不与其服务水平和质量相匹配,相反却是建立在基于变相垄断地位的“想收就收”基础之上。这些年来,我们不断看到“想收就收”的银行业主题曲在消费者的一片抗议声中“唱得响亮”。
同样重要的还有,银行表面上的盈利能力其实是政府不断对其进行坏账剥离的结果。处理银行不良贷款一般有冲销、剥离和注资三种方式。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就是专门用来转移银行坏账的。光是1999年,就剥离不良资产13939亿元;此后,各大国用银行在上市之前又纷纷进行了二次剥离,乃至三次剥离。事实上,究竟剥离了多少不良贷款始终是个未知数;可以肯定的,这些钱最终都少不了需要纳税人来埋单。
你看,在利润大增的“亮丽答卷”之下,既掩盖着不断进行的国有银行“美容工程”,又直接得益于不断加码的与民争利,服务水准方面则依然是经常性的“概不负责”;如此这般,国内银行即便各项利润指标都冠绝全球,又有什么好值得骄傲的呢?
前一篇:交警靠罚款拿提成是一种潜规则?
后一篇:不应过度渲染“规范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