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也会像企业那样“破产”吗

(2008-11-18 14:51:04)
标签:

经济

财经

imf

外汇储备

外债

冰岛

分类: 时政热点
    在此次全球金融风暴中,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据传,欧洲高福利国家冰岛,将面临“国家破产”。此外,还有分析人士提出,阿根廷、韩国等也可能成为“下一个破产的国家”。什么是“国家破产”?国家怎么也会像企业那样“破产”?谁该为“国家破产”买单?

    金融风暴正在全球各个角落肆虐,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企业破产量不在少数。与此同时,“国家破产”一词,也开始频繁出现。对于企业破产,应该说人们并不陌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因经营不善,出现资不抵债而宣告破产,是常见的现象。破产宣告了“死亡”,从这一层面来看,人们可能觉得国家破产有点不可思议。毕竟,国家濒临破产或真的破产了,主权还没有丧失,并不像企业破产那样导致主体不复存在。

    为了更好地理解国家破产的概念,有必要先澄清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将国家破产和企业破产混为一谈。其实,国家破产指的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国家处境艰难,表现为债台高筑,财政赤字庞大,经常项目逆差严重等。国家破产不是指面临破产的国家要进入清算程序,将整个国家的资产交给债权国或债权人处置。破产后的国家主权依然存在。

    第二,认为国家破产的后果会很严重。尽管有报道说,冰岛居民近来无法从该国部分银行机构中取款或转移资金,但国家破产总体上并不会对国民的日常生活带来直接影响。因为高福利的存在以及国家债务并不直接转嫁给居民个人等因素,冰岛人的生活在可预计的范围内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其实,国家在面临破产风险时,有多种应对办法:一是征税。通过向国内经济主体征收更多的税收来履行还债义务。二是增印钞票。如果面临的是内债,那么通过印刷更多的钞票就可以应付。如果面临的是外债,使用这个办法则需要一个前提,即该国货币是国际货币。三是向他国举债。通过借新债还旧债来应急。四是赖账,借故不还钱。

    不过,这些措施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后果。征税通常情况下会遭到民众抵制,在人人自危的状态下加重税负更会遭遇一致反对,从而引发政府更迭等政治动荡。增印钞票会使物价上涨,使国民生活“雪上加霜”。特别是,如果本国货币不是国际货币,而本国所欠的债务又是外债的话,那么增印钞票对于解决债务危机来说只是徒劳之举。而临时对外举债,或多或少会承担附加的严格条件,限制国家经济自主权。比如,在上世纪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救助韩国时所提出的苛刻要求,就颇受非议。或许是借鉴了这一教训,IMF近期对冰岛的援助相对显得“温情脉脉”了点。赖账是一种下策,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采取。赖账会使国家的信用等级急剧恶化,以后要么借不到钱,要么必须以非常高的成本借钱。无论哪种情况,都会使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受到严重伤害。

    冰岛是一个北欧小国,人口约为32万,经济总量约为190亿美元。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冰岛股市一度繁荣,刺激了该国银行业的发展。冰岛银行业资产总额已相当于该国经济总量的9倍。冰岛银行业相对于实体经济和其他经济部门过度快速扩张,为这次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加之金融监管不力、百姓消费习惯不良,以及自由经济制度不佳等因素的互相作用,冰岛就首当其冲地面临了“国家破产”的风险。

    但在这一“国家破产”的系列名单中,也有一些国家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和特征。为了多占用资源,这些国家走上的是一条依靠外贸和外债发展经济的道路。同时,政府推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常年居高不下。久而久之,国家积累了大量的未清偿债务,还要足额支付利息。在当前农产品价格掉头向下且没有见底迹象的情况下,像墨西哥、阿根廷等农产品出口大国偿债能力很容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信用等级就会骤然下降,最终破产风险随之而来。

    应该说,一国的外汇储备是偿债的基本保证。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持有的重要海外资产,在面临偿债困难时动用外汇储备来清偿一部分债务,不仅是应急之举,也是恢复公众信心的重要手段。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国保留充裕的外汇储备,也许存在较高的机会成本问题,但无疑会对防止国家面临破产风险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场金融风暴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不会发生“国家破产”这样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外债负担不是很重,还在于国内财政纪律相对严格,风险管理较为稳妥。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外贸一直处于顺差状态,资本与金融项目尚未彻底放开,人民币还不是可兑换货币。所有这些,构成了我国抵御外来冲击、防范金融风险的坚强后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