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剧与汇源果汁

(2008-09-26 08:07:38)
标签:

娱乐

文化

rain

韩剧

央视电视剧频道

汇源果汁

韩国

分类: 放言轩原创

                            http://life.sg.com.cn/uploadfiles/2008/6/13/2008613B9FC54B73AA940B1A88E3F78C976C813.jpg 

 

                                   韩剧汇源果汁

央视的8频道,是专业的电视剧频道。这几天,这个频道受到网友们的激烈抨击。抨击什么呢?原来,这个频道过于热衷播放韩剧,一部接着一部,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在某个特定的时段中,只要打开这个频道,必是韩剧,因此网友们戏言,这个8频道干脆更名为韩剧频道算了。激进一点的言论说,干脆变成韩国电视台算了。

如此剧烈的批评,很快越过网络,变成了一个现实的文艺现象,乃至社会问题的大讨论。不过专业人士对网友的说法不予认同。实际上包括8套在内的所有央视频道,从来都是国产节目占绝对主流。严格的、合乎逻辑的说法是,央视电视剧频道所播放的境外电视剧中,韩剧占了最大的比例。

不过人们往往以经验作为判断的依据。无论如何,韩剧引进的频度越来越高,覆盖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些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些事实,体现了韩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劲竞争力。

对韩剧看不上眼的人,心态无非有三。一是不喜欢看韩剧。二是对近年来韩国文化冒犯甚至侵犯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径,深为反感。比如前年,韩国人把端午节申请为自己的专利,去年韩国媒体声明中国的四大发明实际源于韩国,今年韩国人又拿“司马迁”开“刀”。三是在这种反感基础上衍生出的“文化保护主义”心态。

反感是可以理解的,但“文化保护主义”心态却值得商榷。文化需要保护,这是没有异议的。但究竟什么样的文化需要保护?传统文化的哪些部分需要保护?这些却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这些问题如果不搞明白,那么“文化保护主义”就可以变成一种标签,随贴随用,至于达到什么目的,只有用的人最清楚了。

所以在对韩剧的抨击中,还有一种动机值得注意,就是那种打着文化保护主义的大旗,挥起“保护传统文化”的大棒,挑起热点话题,制造舆论场,谋划自己的小算盘。我们都知道,去年我国生产了上万集的电视剧,但是能够进入央视及各地卫视播放的,寥寥可数。电视剧大量积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可是打倒韩剧后,谁又是真正的受益者呢?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这些天来炒得沸沸扬扬的汇源果汁事件。汇源被外资收购,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感慨乃至愤慨。一个优秀的民族企业怎能如此轻易拱手相让?于是我们看到一根保护民族企业,保护民族产业的大棒挥舞起来。

然而经济学家们告诉我们,出售之前的汇源可以算是一家典型的“外企”,注册地是有着世界避税天堂之称的开曼群岛。另外,汇源2007年财报显示,虽然汇源控股掌握着38.5%的相对控股权,但实际控制人早已易主。达能集团、华平投资、富达国际以及荷银控股,上述4家外资的持股比例约为41.05%。因此,从公司属地和股权归属上来看,出售前的汇源已经很难说得上是纯粹的民族企业了。

经济学家们还告诉我们,在全球化的时代,生产要素与资本的自由流动,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我们今天为汇源而感伤,可是我们昨天还在为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而兴奋。在市场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大国国民的心态应该更加成熟。

但许多问题也许并非那么简单。我们需要继续提问的是,在制造了“保护民族品牌”的社会兴奋点之后,在或许卓有成效地抑制外资并购方案后,最终又是谁把汇源收入囊中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