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放言轩
放言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43
  • 关注人气:2,8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协主席网络pk的意义何在?

(2008-09-25 10:13:48)
标签:

韩寒

作协主席

传统文学

pk

网络文学

杂谈

分类: 时政热点
    几天来,“30省市作协主席网络大pk”的消息,引来众人关注。

  无论褒贬,对于大多数网友来说,可能是乐观其成:这些躲在文坛“深闺”的“主席”们,平日里,大家都对你高山仰止,但从来不知道你到底有多深。如今,让大伙瞅瞅,你这大葫芦里都卖些什么药,让草民们也能开开眼。

  正是从这层意义上,作家进网络,与学者上电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二者又有不同。学者,大都具备知识的垄断性,所谓专业、权威。而作家,则不必然对人生、社会有着高出常人的认识,更何况,还面对着庞大的没编制的网络作家和业余爱好者。所以,不禁让人为这些主席们捏了一把汗。

  在中国历史上,类似的文学打擂其实也不少。遇到红叶遍地,秋风四起,一群人相约出外游玩,唠唠磕,喝喝酒,顺带就某一主题,即兴来个《秋兴八首》,相互品鉴,定出高下。胜者多饮一杯酒,讲究的是一个情趣。许多流传至今的名作,都是这么诞生的。

  如今,则不同。大家各写各的,都是写小说。既然都憋足了劲,有的还很忐忑,闲情逸致大概是没有了。所以,与其说,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融合与对接,倒不如说,是作家们一次大规模地试水网络经济,看看自己的作品能不能让网友买账。

  因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根本就不是一个对等的概念。前者是从文学价值观来说,与“现代”相对,后者是从传播的媒介来说的,与“纸媒”相对。二者并无可比性。好的“传统文学”作家,在网络上也能写出好作品,好的“网络文学”写手,也能在王府井书店签名售书。如果没有一点干货,即使是坐上神七,翱翔太空,也未见得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这里就暴露很多人长期来在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发表在刊物上的,就是正统的,就是好的。发表在网络上的,就是业余的,就不保证质量。还有的觉得,作家好像都是不识人间烟火,好的作品要藏着掖着,深怕暴殄天物。正因为这些误区,所以,才这么人为地制造了一对虚假的对立概念:“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并将之进行演绎。

  有人会说,写一点,就更新一次,还有网友即时评论,这是网络文学的显著特征。其实,在纸媒上,不就一直有小说连载吗?包括张恨水,金庸都是这么写过来的,而且根据读者的反应,调整章节和写法。因此,在笔者看来,用网络的方式来更新,无非是新瓶装旧酒,哪有那么深奥的意义呢?

  而且,从文学的成长规律看,这种边写边连载的形式,大多适合于通俗小说的形式,不需要太多的构思,而且需要根据网友的点击率来调整思路。这也就是为什么网络上,玄幻的、武侠的、都市言情的作品偏多。

  所以,这种网络大pk ,其实就是要求作协主席们,在作品形态上,去开拓网络读者群,从而能把小说卖出去,在写作方式上,必须迎合读者,向快餐化靠拢或者妥协。

  如果再回过头来看,我们就能更清楚,这么一次活动,商业意义远远大于文学意义。否则也不会制造“主席”的噱头了。更何况,作协主席不见得就是创作实力最强的,正如,足协主席不见得都能踢好足球。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好比是邀请全世界的足协主席,来参加一场网上足球对抗赛。尽管,这些主席们可能比一般人更了解足球,能给网络足球界和足球理念带来一些促进作用,但是,即使他们并列冠军,关足球本身何事呢?

  如果真的要进一步讨论文学,推进文学的发展,笔者倒有了建议,不如请贾平凹、莫言、王安忆等大腕来,就一个主题,不规定时间,各自写一篇,不管是写在网络还是发表在纸张上,让大家来观摩学习。就怕他们不干。因为创作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而寂寞的事业,是一个很主观自我的职业,太多的喧哗与骚动,注定很容易就成过眼云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