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百姓生活幸福感”放在首位

(2008-06-27 14:19: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政热点
 
    杭州将花一年时间,在全市建成5万辆自行车、1500个服务点的“城市免费自行车系统”;眼下正在进行的“停车新政”,已使杭州几大著名景区的停车费用降了一半;杭州财政今年划拨30亿元,用于改善全市2.8万户“危旧房”居民的居住质量……昨天,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衡量一座城市发达与否的最关键指标,不是经济总量,也不是人均GDP,而是“百姓生活的幸福感”。

  而王国平想得最多的,曾经是钱。几年前,杭州有“七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办事难、上学难、清洁难、行路难,“破七难”,处处需要钱。眼下,“杭州七难”正在逐步解决。预计明年杭州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2015年则可突破2万美元。单纯从经济指标上看,杭州正朝着“发达城市”快速迈进。“可有钱是否一定意味着城市发展成功呢?未必。”王国平说,他现在想得最多的是怎样将杭州建成一座“生活品质之城”,具体来说,就是城市天蓝、水清、山绿、花艳,百姓安居乐业。

  为此,杭州今年推出两项“民生新政”。一是“城市免费自行车系统”,解决市民出行时从公共汽车站到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今年5月1日,数千辆免费自行车已在杭州西湖景区、火车站等地投入试用,各方反应热烈;明年5月1日前,杭州将有5万辆免费自行车、1500个借还车服务点,覆盖城区主要街道;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杭州免费自行车规模将达到15万辆—30万辆。提到资金来源,王国平说“当初自己都吃了一惊”:公共财政不用拨款,完全由企业市场化运作,居然还略有收益。他算了一笔账:5万辆自行车一年的运营及维修经费大约6000万—8000万元,而一年的自行车车体广告却可收入1亿—1.3亿元。“可见‘民生工程’并不一定有钱才能做。”王国平说,“关键是思维方式。”

  另一项是“停车新政”。目前,杭州已在公共道路划出近5万个停车泊位,全部向周边社区居民公示并获得95%以上的支持率。同时,公共停车泊位费用大幅下降,部分路段仅2元/小时。更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区两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控股或参股企业的内部停车场正在陆续向社会错时、低价开放。杭州有关部门还正在和驻杭的省部级单位、部分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联系,争取使他们也开放其内部停车场。王国平说,开放内部停车场并非短时间内应应急,以博得百姓一时的好感,而是要下决心长期坚持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