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过孩子

(2008-01-23 11:36:20)
标签:

杂谈

分类: 解放论坛
   
                
    北京女孩张殊凡最近成了网络风暴的中心。起因仅仅是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放过孩子的一则关于净化网络视听的新闻中,13岁的女孩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
  此后,不仅“很黄很暴力”迅速成为岁末年初网络第一流行语,打开搜索引擎,关于“很黄很暴力”的网页已达200万篇以上;而且关于张殊凡本人的视频、图片、恶搞漫画、帖子也在一夜之间泛滥成灾。张殊凡吧、很黄很暴力吧迅速萌芽,某门户网站更是把其视频截图放在显著位置,发帖号召网友进行“人肉搜索”,很快,连张殊凡一张在校获奖证书也被“无所不能”的网友翻了出来。
  诚然,网友们对于“很黄很暴力”背后所折射出的迎合报道、制造典型等媒介诚信问题的敏感并非全无道理。但事件此后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道德评价和讨论的范畴。准色情漫画、打油诗等种种恶搞,无不带有浓厚的人格侮辱性质,制造者、参与者和旁观者在其间获得的娱乐性快感,很快压倒了命题推出的初始意义。
  事实上,由网友自发形成的以所谓“人肉搜索引擎”为代表的群体性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如果说在追击虐猫案始作俑者等事件中,道德标准尚是联系、集中网友力量的绳索,从而牵扯出对于侵犯隐私等网络“暴力”问题的担忧;那么,“很黄很暴力”则几乎彻底沦为一场网络娱乐狂欢。
  时至今天,鲁迅先生的“救救孩子”依然振聋发聩。我们要呼吁的是,放过孩子,别让他们成为当下泛娱乐化环境的牺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