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希望沪杭磁浮早日浮动
凌达
南方一份都市报近日报道称,有部分上海居民因沪杭磁悬浮而到市中心和平表达自己的意见,新闻也见诸各网站论坛,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我没有亲见,不过想必还是可能的,因为现在人民群众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诉求,特别是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
公众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政府有给出答复的义务,这是明确的。所以我们看到了最新的《沪杭磁浮上海机场联络线(龙阳路站-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这个环评报告很是详细,不过还是有一部分磁悬浮的沿线居民心存疑虑,主要是担心磁悬浮带来的噪音、电磁辐射等问题对人体的影响。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环评报告中,可还有人要到政府门前表达意见,看来他们是对环评报告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心存疑虑了。
这已不是沪杭磁悬浮规划第一次遭受关注甚至质疑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次差不多是第三次了。这其中有有关单位设计不理想,也有有关部门解释不到位,当然也有部分居民始终不相信不理解不支持的原因。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应不应该修建沪杭磁悬浮?修建沪杭磁悬浮好不好?
按照运输效率最优化的原则,沪杭磁悬浮是势在必行的。一个是我们有这个技术,二个是我们有这个需求,三个是我们也有这个条件。既有主观需求又要客观条件,上马沪杭磁悬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可问题偏偏出在与沿线居民的沟通上。这就是沪杭磁悬浮到今天依然停留在规划图上的原因。
最新的环评报告上说磁悬浮对沿线居民影响微乎其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看,工程建设完全可行。我还是相信这个报告的,因为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会拿沿线居民的健康开玩笑,不会拿自己的政府形象开玩笑,不会拿党的威信开玩笑。而且,上海在建设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方面一直做得不错,这在全国都处于领先的位置。
当然,有关部门还是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地和沿线居民保持沟通。也许这个最新的环保报告是本地单位出的,这给了一些人遐想的空间,那有关部门干脆就请中央级别的研究部门来做个权威测评,消除大家的误解和误会。如果那个时候环评报告说“工程建设可行”,依然有人不依不饶,那就可能存在另一种让我可以“遐想”的空间了。
真的希望通过环保测评证明安全的沪杭磁悬浮早日建成,造福沪杭地区,造福长三角,造福更多的人。
凌达
南方一份都市报近日报道称,有部分上海居民因沪杭磁悬浮而到市中心和平表达自己的意见,新闻也见诸各网站论坛,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我没有亲见,不过想必还是可能的,因为现在人民群众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诉求,特别是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
公众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政府有给出答复的义务,这是明确的。所以我们看到了最新的《沪杭磁浮上海机场联络线(龙阳路站-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这个环评报告很是详细,不过还是有一部分磁悬浮的沿线居民心存疑虑,主要是担心磁悬浮带来的噪音、电磁辐射等问题对人体的影响。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环评报告中,可还有人要到政府门前表达意见,看来他们是对环评报告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心存疑虑了。
这已不是沪杭磁悬浮规划第一次遭受关注甚至质疑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次差不多是第三次了。这其中有有关单位设计不理想,也有有关部门解释不到位,当然也有部分居民始终不相信不理解不支持的原因。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应不应该修建沪杭磁悬浮?修建沪杭磁悬浮好不好?
按照运输效率最优化的原则,沪杭磁悬浮是势在必行的。一个是我们有这个技术,二个是我们有这个需求,三个是我们也有这个条件。既有主观需求又要客观条件,上马沪杭磁悬浮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可问题偏偏出在与沿线居民的沟通上。这就是沪杭磁悬浮到今天依然停留在规划图上的原因。
最新的环评报告上说磁悬浮对沿线居民影响微乎其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看,工程建设完全可行。我还是相信这个报告的,因为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会拿沿线居民的健康开玩笑,不会拿自己的政府形象开玩笑,不会拿党的威信开玩笑。而且,上海在建设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方面一直做得不错,这在全国都处于领先的位置。
当然,有关部门还是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地和沿线居民保持沟通。也许这个最新的环保报告是本地单位出的,这给了一些人遐想的空间,那有关部门干脆就请中央级别的研究部门来做个权威测评,消除大家的误解和误会。如果那个时候环评报告说“工程建设可行”,依然有人不依不饶,那就可能存在另一种让我可以“遐想”的空间了。
真的希望通过环保测评证明安全的沪杭磁悬浮早日建成,造福沪杭地区,造福长三角,造福更多的人。
前一篇:"民声"与"官话",一个不能少
后一篇:希望沪杭磁浮早日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