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文化:复兴的希翼与观念障碍

(2008-01-10 14:57:31)
标签:

中华文化

复兴的希翼

观念障碍

文化

分类: 文化之旅
 

中华文化:复兴的希翼与观念障碍

 

    深夜读余秋雨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深感一个民族的沉重和悲怆,在写散文的人当中,我还是比较欣赏秋雨的深沉和对文化根源的透彻领悟的,他的很多散文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如暮鼓晨钟,敲醒了大家半休眠状态的文化意识。

 

    我一直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复兴怀有坚定的信仰,这是因为:

    中国有着最悠久的文明历史;

    中国有着世界最多的人口和最有潜力的市场;

    中国的发展速度多年来稳居第一;

    中国人是最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群体等等,等等;

    以上任何一条都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希翼所在……

 

    但我对我们的文化政策相当失望。文化是一个民族群体人格的反映,文化的强健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民族的强健,每每当我从电视上看到,我们依然将舞龙、京剧、二胡当作我们的主导来代表中华文化出访时,我的心就开始抽筋,这是在丢中国人的脸啊!鲁迅先生80年前就对国人把小脚女人和烟枪作为国粹而大声痛击过,而事实上,这种文化政策依然存在。

    文化应是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原有文化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原先处于次要、边缘、圈外地位的现象正向中心部位移动,大量的消亡和退步,伴随着大量的反叛和登场,文化结构如此,文化功能、文化形态也会如此。坚持一成不变的文化而迈不开步伐其实是一种退步。文化的发展是必然的,他不以任何封建遗老的愿望而改变,犹如年长者必是进入坟墓一样,时间会将落后无情地忘却。

    因此,躺在中国文明进步道路上的最大碍脚是观念。我们所说的那些“封建遗老”们之所以成为落后文化的坚定捍卫者,之所以依然沉醉于舞龙、京剧和二胡;并不是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发展缺乏热心,相反,他们血管里流淌的血液比他人要热得多。其根本原因是观念阻隔,害怕接受外来文明,仿佛一接受外来文明,中华文化就不纯粹了。其实这种心态大可不必。美国只有200多年历史,在此之前,美国其实是文化沙漠,但仅仅是短短的200年,美国人以其强大的文化傲然前进,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侵略者,其手法是拿来,各种外来文明都不怕,拿来了,消化了,发展了也就贴上美国“标签”了。其核心是创新,把各种外来文明揉合,以美国人特有的胆魄,向世人傲然展示着自己的各种文化:迪斯科,好莱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