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胃健康 |
分类: 保健养生 |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好身体自然就健康,脾胃不好则会招来疾病。那么,怎样才能养好胃呢?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要了解的知识。针对这个话题,有关专家给出如下三点建议——
1.不要把情绪带上餐桌
中医认为“过思伤脾”。别把工作和情绪带到餐桌上,身体是所有革命的本钱。心旷神怡,食物的营养就能很好的吸收了。
2.吃暖的食物,拒绝“冰箱食物”
脾胃喜温恶冷。随着气候降温,火锅上桌时很多人喜欢喝上一杯冰镇啤酒或矿泉水,殊不知这些冷饮轻松打开了胃病防御的大门。
3.多吃补气健脾的食物
山药、薏米、大豆、香蕉、山楂、大枣、谷物、牛肉、羊肉、鲢鱼、带鱼等都是健脾养胃的好东西。记住,胃是养好的,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会有个健康的胃。
生津和胃妙方:每天早上起床后用自己的舌头刺激出津液并吞下。
专治胃病的养胃食疗方
患了胃病后,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可见养胃是治疗胃病的关键所在。下面是中医专家为胃病患者朋友们推荐的专治胃病的养胃食疗方,供大家在中医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
①鸡莱散:鸡内金3克、莱菔子6克,炒黄研末,分3次温开水调服。胃痛腹胀,厌食拒按,恶心欲呕,吐后痛减者适用。
②鲫鱼椒姜汤:鲫鱼500克,洗净切片,水煮沸,加入豆豉、胡椒、干姜、陈皮,空腹食之。不能下食,虚弱无力,胃部饱满,遇寒则发,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者尤宜。
③姜枣饮:生姜5片、红枣10枚,煎水代茶。椒姜粥:胡椒面1克加入大米或小米50克中煮粥服。适于胃凉暴痛,遇冷痛甚,口淡乏味,泛吐清水者。
④藕粉:15克或荸荠粉15克冲服。胃热隐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手足心热者适用。
⑤莱菔粥:莱菔子炒,研末与米同煮为粥。腹胀不欲食,口中酸腐味者适用。
⑥陈佛饮:陈皮10克、佛手10克,水煎取150ml拌匀分3次温服。适于胃部胀痛,痛窜胁背,嗳气痛轻,气怒痛重者。
1.不要把情绪带上餐桌
中医认为“过思伤脾”。别把工作和情绪带到餐桌上,身体是所有革命的本钱。心旷神怡,食物的营养就能很好的吸收了。
2.吃暖的食物,拒绝“冰箱食物”
脾胃喜温恶冷。随着气候降温,火锅上桌时很多人喜欢喝上一杯冰镇啤酒或矿泉水,殊不知这些冷饮轻松打开了胃病防御的大门。
3.多吃补气健脾的食物
山药、薏米、大豆、香蕉、山楂、大枣、谷物、牛肉、羊肉、鲢鱼、带鱼等都是健脾养胃的好东西。记住,胃是养好的,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会有个健康的胃。
生津和胃妙方:每天早上起床后用自己的舌头刺激出津液并吞下。
患了胃病后,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可见养胃是治疗胃病的关键所在。下面是中医专家为胃病患者朋友们推荐的专治胃病的养胃食疗方,供大家在中医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
①鸡莱散:鸡内金3克、莱菔子6克,炒黄研末,分3次温开水调服。胃痛腹胀,厌食拒按,恶心欲呕,吐后痛减者适用。
②鲫鱼椒姜汤:鲫鱼500克,洗净切片,水煮沸,加入豆豉、胡椒、干姜、陈皮,空腹食之。不能下食,虚弱无力,胃部饱满,遇寒则发,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者尤宜。
③姜枣饮:生姜5片、红枣10枚,煎水代茶。椒姜粥:胡椒面1克加入大米或小米50克中煮粥服。适于胃凉暴痛,遇冷痛甚,口淡乏味,泛吐清水者。
④藕粉:15克或荸荠粉15克冲服。胃热隐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手足心热者适用。
⑤莱菔粥:莱菔子炒,研末与米同煮为粥。腹胀不欲食,口中酸腐味者适用。
⑥陈佛饮:陈皮10克、佛手10克,水煎取150ml拌匀分3次温服。适于胃部胀痛,痛窜胁背,嗳气痛轻,气怒痛重者。
文章导读:
前一篇:办公一族增强体力的简易方法
后一篇:一次性筷子会得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