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行合一

(2010-06-27 14:58:58)
标签:

杂谈

自媒体时代的今天,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每天依然有着海量信息需要了解,各行各业的人们,如何生存而不丢失生活、探索知识而不丢失智慧、收集信息而不丢失知识?浅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重温志文兄的分享文章,又一领悟和收获。

 

诗人艾略特1934年就追问到:“在生存中丢失的生活哪里去了?在知识中丢失的智慧哪里去了?在信息中丢失的知识哪里去了?”诗人像先知一样,把这个追问穿透时空,一直延续到今天。

 

王阳明先生说:知之真切笃实之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之处,既是知。面对新的知识,我是否“知的真”—不是表面的知?我是否“知的切”—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是否“知的笃”--我是否对这个知有信念?我是否“知的实”—是否有具体的方法落到实处?面对新的行为,我是否“行的明”--是明确有规划的行动,还是随意的行动?我是否“行的觉”--我能否知道我在做什么?我是否“行的精”--我的行动是否精准、是思考后的行动?我是否“行的察”--经常复盘、省察?从知到行的旅程:真、切、笃、实,再到从行到知的升华:明、觉、精、察。

 

通过知行合一,人们越来越能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掌握。因为知行合一所磨砺出智慧、耐心和判断力,你已经超越知识,不会迷信海量的知识,而进入到充满激情和机会的创造领域,踏上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旅程。

 

大前研一发现:21世纪,知识变得很廉价,网络让信息没有时差和国界,面对知识的碎片,人们真正的价值其实是:面对困难时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根基于把知识的碎片,逐步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你不仅建立了以个人使命为核心的知识结构,也通过知行合一的实践,磨砺出智慧、耐心和判断力。唯有成为知识的整合者,才能成为问题的解答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让心灵去旅行
后一篇:Say Goodbye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