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中医病因

标签:
it体育 |
秋日早晚寒凉,已在推升感冒发病率,中医认为感冒是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条件下,复感风、寒、暑、湿、燥、火(温、热),或疫毒之邪而致的一种外感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为多,自然病程为3~7天,在整个病程中少有传变。
感冒一般散在发生,若病情较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男女老幼证候相似者,称为时行感冒(流感)。感冒的临床表现以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声重、流涕喷嚏、脉浮等肺卫症状为主,或伴有咳嗽、咽痛、声音嘶哑等症。
时行感冒(流感)则流行广泛,男女老幼症状相似,以急起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为主,而肺卫症状较轻。但在感冒的整个病程中,可因人因时因地而各有不同,且正气有虚实,邪气有兼夹,故其表现不可一概而论。
中医认为感冒的病因,主要是感受以风邪为主的外邪所致,故俗称“伤风”。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脉浮等为主要症状体征。风为春季的主气,然四季皆有风。因此,感冒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为多见。
四季又各有不同的时令气候,如春多风,夏多暑热,长夏(夏秋之间)多湿,秋多燥,冬多寒。风寒暑湿燥热(火),是四季不同的时令主气。风邪的致病特点之一,即“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作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常夹杂着其他外邪一同侵犯人体,如风夹寒、夹暑、夹湿、夹燥、夹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