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青州篇1)

阜财门:亦称南门,是青州南阳城的南大门。重建的阜财门按照历史原貌进行设计,城楼为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二层重檐带周围廊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高19.1米,建筑面积652平方米。城楼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上,是一座体量庞大、造型优美,庄重威严大气、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标性建筑。
阜财门城楼
东门
奎星楼


海岱都会坊:古代青州地处海岱之间,历代为都会之地和军事重镇,曾长期作为山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商贸发达,商贾辐辏,被誉为“三齐重镇,海岱都会”。为彰显古代青州的历史地位,设立了这座牌坊,该坊四柱三门式,总高度9.4米,总宽14.4米。四柱三门式,中间之门宽阔,可以通车马。
尚书里坊:为旌表青州人石茂华而立。石茂华,青州府益都县人,字君采,号毅庵,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三边总督,文治武功,政绩卓著。后以养老致仕归家。明万历年间,适逢陕西大歉,朝廷以他曾在此地任职多年,民望很高,又重新起用,命其前去督抚救灾。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的石茂华,马不停蹄赶往灾区,为安置灾民日夜操劳,终因劳累过度,吐血而卒。朝廷为旌褒石茂华的功绩,特下圣旨,赠官太子少保,谥恭襄,遣官营葬祭祀,并将南门里石茂华的府邸附近改名为尚书里。该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四柱三门式,总宽度13.8米,总高度11.48米。
一门科第坊:此坊为旌表青州冯氏家族科第连绵而立。为四柱三门式,总宽度12.92米,总高度11.32米,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43年),2014年在原址复建。冯氏家族自始祖冯裕始书香传承,科第连绵,人才辈出,明正德三年(1508年)至明万历元年(1573年)间,先后有冯裕、冯惟重、冯惟讷、冯子履、冯琦、冯瑗6人考中进士,冯惟健、冯惟敏、冯子咸3人考中举人。
大学士坊:为旌表诸城人翟銮而立。为四柱三门式,总宽度15.94米,总高度12.65米,始建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2014年在原址复建。翟銮,字仲鸣,明代青州府诸城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谨身殿大学士。
柱国坊:为旌表大学士刘珝而立。为四柱三门式,总宽度12.78米,总高度12.74米,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543年),2014年复建。刘珝,字叔温,号古直,青州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有“柱国”文勋封号。
大宗伯坊:为旌表青州人陈经所立。陈经,字伯常,号东渚,累官至礼部、兵部、户部三部尚书。立此坊时任礼部尚书,即“大宗伯”。坊额中有“大宗伯”三字。此坊高11米,宽14.5米。中门净宽5米,底部宽12米。该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2014年,复建,四柱三门式。
太保坊:为旌表青州人邢玠。邢玠,字搢伯,号崑田,明代青州府益都县人。隆庆五年成进士,官至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参赞机务,逝世后赠太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邢玠以兵部尚书、蓟辽总督统兵朝鲜抗倭,大获全胜。该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2015年在原址复建,为四柱三门式建筑。





























青州府贡院




青州民俗馆





昭德古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