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微笑》(文学)
(2020-10-10 17:33:39)一、活动内容:语言活动——《微笑》(文学)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内容,感受作品表达的美好情感,懂得为他人做事是快乐的;
2.学习用散文中的句式“我愿意……,让他们高兴”表述个人的经验和想法;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初步了解小鸟、大象和小兔的生活习性及本领。
2.材料准备:轻快的音乐,爱心小卡片、勾线笔人手一份、数字资源《微笑》。
3.环境创设:利用大树、草丛道具布置的小树林情境。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1.教师微笑着与幼儿问好,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有朋友吗?你为朋友做过什么事?他们高兴吗?
2.幼儿自主讨论并交流。
(二)分段欣赏散文。
1.教师结合数字资源《微笑》第一至第四幅图,有感情地朗诵散文的前半部分“小说”至“他能为朋友们做什么呢”)。
2.提问:散文中有哪些小动物?他们愿意做什么事让朋友高兴?他们是怎么说的?(引用散文句式“我愿意让他们高兴”来回答。
3.教师结合数字资源《微笑》第五至第七幅图,有感情地朗诵散文的后半部分。
猜想:小蜗牛可以为朋友做什么事让他们高兴呢?
提问: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让朋友们“也高兴地笑了”?(引导幼儿学习小蜗牛,微笑着与同伴互相问候)
(三)完整欣赏散文。
1.教师配乐完整朗诵散文。
2.提问:散文的题目叫什么?你喜欢散文里的动物们吗?为什么?
3.小结: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的本领,他们用自己的本领关心和帮助朋友,,让朋友高兴,自己也很快乐。
(四)大胆表达与表现。
1.教师带领幼儿在小树林的情境中分角色一边表演一边朗诵散文。
2.讨论:你有什么本领?你愿意为家人和朋友做些什么让他们高兴呢?(鼓励幼儿结合散文诗句“我愿意…:…让他们高兴”来回答。)
3.在轻快的音乐氛围中,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用简单的线条画在爱心卡上,并自由组合,交流自己的美好愿望。
4.引导幼儿展示爱心卡并相互交流,自然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1.生活活动:结合午餐和起床环节,组织幼儿帮小班的弟弟妹妹,让他们高兴。
2.家园共育:请家长鼓励幼儿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让他们高兴。
3.领域渗透:
(1)结合音乐活动开展歌曲演唱活动“好朋友”。
(2)结合科学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