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吕布之死,是刘备不仗义吗

标签:
文化休闲杂谈 |
分类: 文史 |
吕布之死,是刘备不仗义吗?
老郑看三国126
曹操拿下徐州,捉住了吕布、陈宫,此二人命悬一线。曹操是欣赏陈宫的谋略的,吕布若听陈宫之言,徐州尚能保全。但是,陈宫宁愿保没头脑的吕布,也不愿跟随曹操。于是,自求一死,无怨无悔,也算不失英雄气节。吕布则不然,乞求曹操放了他,愿保曹操夺得天下。这个时候,曹操征求刘备的意见,吕布是杀是留?刘备提醒曹公,不要忘了丁原、董卓是怎么掉脑袋的?于是,曹操下令白门楼绞死了吕布。
有人认为吕布之死,就是因为刘备关键时刻添了坏言。果真如此吗?
老郑云:非也!
其实,你仔细梳理一下吕布的所作所为,就不难明白,吕布他是自毁前程,罪有应得。今日曹操不杀他,日后刘备得势也要杀他。原因很简单,一个人如果背信弃义,反复无常,本领再强也是祸害,留着他只能自找苦吃,深受其害。何况,那个三将军张飞横竖看着吕布不顺眼,发誓要杀了这个“三姓家奴”!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悲剧取决于他的自身性格,其他都是外因。刘备即使替他求情,曹操最终也未必会放过他。
那么,我的问题是:曹操为何要征求刘备的意见呢?
有人说是曹操想嫁祸于人,杀了吕布也把责任推到刘备身上。老郑觉得老奸巨猾的曹孟德“逗你玩儿”一下不是不可能,看看你一直以仁德自居的刘玄德到底讲究什么样的仁义道德!但曹操的本意显然不在于此,他是想旁证一下这个吕布是不是还有可利用的价值。毕竟,曹操是一个爱才之人,不愿随便毁了一个可用之才。当然,刘备如果说好话,也改变不了吕布的命运,反倒让曹操低看了刘备识人的眼光。所以,与其说是要嫁祸于人,莫若说是试探一下刘备的深浅。这也正是曹操的过人之处。
曹操也有嘲讽刘备之意,当初若不是你怜悯这蛇一样的恶人,吕布焉能为非作歹到了今天?你刘备若不是深受其害,怎会落得连个立脚之地都没有?如果你再替吕布求情,曹某你刘玄德也不过是妇人之仁,成不了什么气候!
还有呢就是,曹操历来高看刘备一眼,如今他又成了自己的部下,听听他的意见也让众人看看咱曹某的胸怀,只要你认为吕布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就暂且留他一条性命如何?
刘备的表态也是深思熟虑的,因此他不怕担负不义的名声。自己对吕布已经仁至义尽,留着他接下来祸害的不仅是曹操,还有天下。当然,刘备还有一个小心思,就是自己投靠了曹操,勉从虎穴暂栖身,若吕布还在,这个无信无义的家伙没准会揭了老底儿,自己就连一个退路也没有了。
总而言之,吕布之死原因有三:
一是:自作孽,不可活,吕布坏事做尽,咎由自取;
二是:曹操要杀他。不只是吕布,哪一个阻挡他扫平天下的人,他都要坚决地收拾掉,不会手软;
三是:刘备也想借曹操之手干掉吕布,以绝后患。
如此说来,即使有一百个吕布,也不会有一个活着的吕奉先了!正是:遭逢乱世听天命,成败生死不由人!




(郑纯方原创,20180518,于宁波白杨街,字数:11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