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羽是被捧杀的吗?

标签:
文化休闲杂谈 |
分类: 文史 |
关羽是被捧杀的吗?
老郑看三国(32)
老郑若说关羽是被捧杀的,弄不好会有许多网友骂我狗血,胡说八道。明明关羽是丢了荆州、败走麦城,被东吴将士一条绊马索夺去了性命。这一点连没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你老郑不是在故弄玄虚么?
但我还是要说,关羽其实真的是被捧杀的。捧他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三五个,而是多了去了。你若不信,咱们挑重点慢慢分教。
第一个捧关羽,把关羽捧为三国第一条好汉的不是书里的人,而是写书的罗贯中老罗同志。那些描写关于羽雄盖世、忠义无双的桥段,都是老罗同志精心策划安排的。他的手法就是捧得越高,摔你越疼,直至摔死。可见,笔杆子杀人只需一个“捧”字,捧到天空高处,再让你以9.8米秒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坠落,摔成一坨肉泥。他这么一捧,关羽能不飘飘然么?能不傲慢么?能不交高价学费么?这就是文学艺术先扬后抑“捧杀”你没得商量。让你死得那么没有价值,令人唏嘘不平。可是,就是这么一“捧”,老罗同志驾轻就熟的完成了关羽这个人的性格塑造,优点缺点就像一个人和他的影子一样分明。
第二个捧他的自然是铁哥们刘备。由于桃园结义,刘备与关羽、张飞成了江湖上的生死弟兄。这个本来没有错,没有几个铁哥们想干成什么大事无异于做白日梦。可是,这种江湖情谊如果没有约束、限制,问题就来了。关羽的傲慢还不是他的最大缺点,木有大局观念,意气用事,才是要命的毛病。单刀赴会下江东,历来被歌颂为英雄壮举。可是,正是这个傲慢无礼的单刀会,彻底得罪了孙权和东吴,为吴蜀联合对抗曹魏的大局埋下了祸根。对此,刘备是什么态度呢?基本是一笑置之,说不定还暗地里称赞他的二弟果然有种。如果,刘备能及时的予以提醒和批评,关羽即使不听,也能引起一些警觉,不至于酿成大错。可是刘备一句批评的话也没有。这就有点像家长爱孩子,有缺点也不领教,,甚至也不许别人批评,护犊子。他爱这个兄弟,对这个兄弟总是迁就、让着三分,还一直认为关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是他刘备打天下的顶梁柱。结果,溺爱等于捧杀,关羽的死很大程度上是刘备护短的代价。真正的铁哥们是那种意气相投,有功即赏、有过即罚的关系。留守荆州也好,五虎上将排名第一也好,都是刘备捧杀的证据。他这样做,使得诸葛亮想提醒和批评关羽也没法说出口了。必要的捧是一种激励,过分的捧则是“捧杀”,刘备乃推波助澜者也。
第三个捧他的是诸葛亮。有人会说老郑你这么讲不对路吧?诸葛亮恨死关羽了,必欲除之而后快。老郑对此不以为然,诸葛亮对关羽既爱又恨,说他想借刀杀人那是在抹黑诸葛亮。诸葛亮辅佐刘备兴复汉室,需要用人,关羽是必用的大将之一。假如有与关羽水平相当的大将,诸葛亮肯定有选择的余地。他恨关羽正是关的傲慢、不顾大局,长此以往必定会坏了大事。可是诸葛亮必须给刘备面子,不能与关羽过不去。所以,诸葛亮也用了捧的办法,你喜欢听好听话,我就给你几句好听话,口舌之间,有何损失?譬如,马超夜战张飞之后,刘备、诸葛亮都对马超赞誉有加。关羽不乐意了,要去成都与马超比试高低。诸葛亮对症下药,写去一封书信,夸奖关羽本事不是什么人都能比的,马超再强也只能与张飞在一个档次上,何必计较?原文是: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诸葛亮把关羽捧得有点驾云了。这样捧下去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关羽之败之死,荆州之失,诸葛亮难逃干系。起码,关羽不顾大局,诸葛亮的大局观也有严重的负能量。
第四个捧关羽的是华佗。刮骨疗毒,钻心的剧痛,关羽忍得住,照样饮酒下棋,这等超人的毅力令外科高人华佗不胜惊讶,情不自禁地称他为神人。关羽喜欢听奉承话,就像个长不大大男孩。华佗这么一捧,更让关羽觉得自己英雄气概骨头硬无人可比,进一步助长了他的骄傲情绪。华佗是真心赞美,也许未曾想捧关羽,但因其身份特殊,所以,“捧杀”的效果较为明显。
第五位也是最重量级的一位,即把关羽捧到极致的曹操曹孟德。曹操爱才心切,求贤若渴,对关羽青眼有加,因此便上马金,下马银,赠锦袍、封汉寿亭侯……总之,能给关羽的尽其所有,毫不吝惜。他捧关羽不仅用言辞,更用具体行动,所有物质的精神的利诱,轮番上阵。你想,关羽不是神仙,也是凡身肉胎,嘴上不说,却不能毫不动心。曹操费了这么大的劲,并未感动关羽改弦更张替他效命,却也让有情有意的云长记住了曹丞相的好处。后来在华容道冒着生命危险放走了曹操,便是关羽对他的最好回报。要知道,曹操如此厚待关羽是空前绝后的,曹营中百多位上将军没有一个能抵上关羽的十分之一。可以说,最会捧最能捧关羽又不是要捧杀关羽的只有曹操。关羽如果真的归顺了曹操,没准曹公的霸业早已梦想成真。但曹孟德说啥也想不到,最终捧杀一直挑着“汉寿亭侯关”大旗的关羽的,会有他不可磨灭的功劳!
从古到今,打杀的不少,捧杀的多多,而捧杀的方式千差万别,各有各的捧法。那是因为吹捧永远比批评受用,就像温水煮蛙,等你温柔乡里发现了不舒服已为时晚矣!这似乎让我等明白一个道理,吹捧拍马的人常常得势,不识其藏奸,重用提拔;批评的持不同意见的人往往被视为异端,不见其忠诚,屏蔽封口。故而才有“良药苦口能医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俗语。可惜,世上熙熙,优秀的耳朵越来越成为稀缺品种了。
(郑纯方原创,20160826于开封天下城,QQ:262817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