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贾诩与郭嘉,谁是曹操第一谋士?

(2016-04-01 10:03:12)
标签:

文化

休闲

杂谈

分类: 文史

贾诩与郭嘉,谁是曹操第一谋士?

  

老郑看三国(10

 

现在,大家比较公认的曹操手下有五大谋士。他们是:郭嘉、荀彧、程昱、荀攸、贾诩,这只是一种排名顺序,其实应该排名不分先后。不过这个排名大体上有了先来后到之分,自有道理在也。这五位也有高下之分,不像刘备的谋士,诸葛亮往那儿一站,庞统马良法正都矮去了半截儿。三国就是那么写的,诸葛亮是神人,别人都是能人,级别差太多了。

那么,谁能成为曹操的第一谋士呢?

咱们不妨来一个一对一淘汰法,最后再论伯仲。

首先淘汰的是谁呢?老郑先拿荀彧和荀攸来比。这叔侄两人给曹操出谋划策都有过人之处,妙计迭出,几乎不相上下,但是无论从三国的描述,还是在曹操的眼中,荀彧都要占先。因为曹操得荀彧如刘邦得了张良张子房,那第一军事谋士的地位无可撼动。所以大侄子荀攸只能委屈一下先退出第一谋士的竞争。但是,其历史功绩丝毫也不减色。

下一个淘汰谁呢?老郑觉得让荀彧和程昱这二“玉”PK一下不错,虽然不是一样的“玉”,但高下总能比拼出来。程昱其实也很了得,他是因为才华出众,由荀彧推荐给曹操的,所以这这哥俩惺惺相惜,有缘分啊。曹操鏖战河北时,保举关羽以敌颜良,又於仓亭献“十面埋伏”之计,这过人的谋略出自腹有良谋的程昱。在徐州用计迫降关羽关大将军的不是别人,又是程昱。而爱将心切的曹孟德做梦都想得到关羽。徐庶厉害吧,愣是帮着刘备在新野打败了曹军!可是轻松一计把徐庶赚进曹营的还是程昱。赤壁之战时,头脑异常冷静,提醒曹操防备火攻,黄盖的粮船有诈的,还是程昱。您瞧,姓程的这块“玉”货真价实,不是和田玉,就是蓝田玉,绝对不是“老冒儿”。

然而,荀彧则在曹操建立强大的水军,在官渡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统一中原,这都是荀彧的功劳。曹操能够在三国鼎立中傲视蜀吴,没有荀彧,谁人可用也?这么一比,程昱这块玉再好也得位列次席。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呀。

接下来,还以荀彧为横杆,让他与郭嘉比试一番,看看结果如何?郭嘉在曹操平定北方中是第一谋臣已成定论,没有争议。而且,他与曹操互相欣赏,在政治见解和胸怀抱负上,堪称是难得的知音。这一点荀彧无法与之相比。只可惜郭奉孝英年早逝,只陪伴曹公一半的征程,所以才有了荀彧才华横溢的舞台。荀彧的谋略和功绩足可与郭嘉比肩,只是到曹操要称魏王时,他投了反对票,后来抑郁而死。道不同不相与谋,作为谋士等于晚节不保。于是乎,因为减分就只能舍荀彧而举郭嘉了。

最后剩下了郭嘉与贾诩,这个结果可能有点出乎许多三国迷的意外。因为,郭嘉、荀彧、程昱、荀攸等一个个都是星光耀眼,贾诩似乎远不如那几位吸睛,名气小了点儿。但是且慢,贾诩其人也很了得。他的计谋往往相当另类,具有杀伤力,俗话说有点儿“毒”,结果却又是屡见成效。

其一,在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贾诩先生力劝张绣归降曹操,居然让曹操一夜之间增加十万兵力,尽管郭嘉个荀彧是官渡之战的定大计者,若无贾诩这一臂之力,胜败尚不可定论。

其二,平马超时,一个离间之计令马超与韩遂反目,曹操各个击破,轻松取之,遂平定了西凉。此计堪称三国的毒计之一,属于兵不厌诈的“诈”。

其三,他坚决支持曹操立曹丕为接班人,避免了废长立幼之乱,政治上卓有远见。辅佐曹丕多年,官至大司马。等于做了曹氏父子两代人谋士,基本未出差错,并且高寿善终。如此看来,贾诩也不在郭嘉之下,他陪伴了曹操的后半程,还加上魏文帝曹丕,可谓居功至伟。

其四,他还有一个长处,能审时度势,该谋则谋,不该谋则慎言,善于自保,从政治智慧方面高于郭嘉、荀彧等人。所以,老郑倾向于贾诩为曹操第一谋士!如果感到郭嘉有点亏的话,不妨学学央视的办法,来一个贾诩、郭嘉并列第一,和一把稀泥,谁也不得罪,列为以为如何?

 

 【原创】贾诩与郭嘉,谁是曹操第一谋士?

         郭嘉

         【原创】贾诩与郭嘉,谁是曹操第一谋士?

         贾诩

         【原创】贾诩与郭嘉,谁是曹操第一谋士?

         荀彧

         【原创】贾诩与郭嘉,谁是曹操第一谋士?

         程昱

         【原创】贾诩与郭嘉,谁是曹操第一谋士?

         荀攸            (网图选四)

     

(郑纯方原创,20160315于宁波白杨街,邮箱:zcf065@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