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李白与崔颢谁为首?

(2014-11-17 09:49:05)
标签:

闲品唐诗

自说自话

分类: 文史

2014年夏季,在开封至道书院听了一场文学讲座,讲的是唐诗欣赏,主讲人是河南大学佟培基教授。佟先生是博导,从小车司机到唐诗专家,绝对是个传奇人物。讲座中提到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凤凰台》到底哪一首更好,境界更高的问题,一直萦回在脑际。

这两首诗的产生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故事,崔颢在黄鹤楼上题写了那首知名的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诗空灵高古,一时间不胫而走,名声大作。李白游到黄鹤楼,也想提诗一首,抬头看见崔颢的诗,他把毛笔一丢不写了。朋友见状很不解,你是诗仙,黄鹤楼这么好的地方焉能不题诗一首?李白干了一杯酒笑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很有自知之明,觉得崔颢的诗已经无法超越了,再题诗岂不出力不落好?可是,李白到了南京凤凰台,诗兴大发,步崔颢原韵题写了一首《游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也写得吐纳风云,荡气回肠,堪与崔颢媲美。

历来诗界和评论界似乎已成定论,崔颢的诗不但是写黄鹤楼的最佳,而且是唐诗七律之魁首。佟先生说,在唐诗研究界,专家学者却有不小的争议,挺崔者众多,赞李者也众多。有学者推崇李白《游金陵凤凰台》,理由是,其他描写二诗不分伯仲,打了平手。最后一句,题旨高下见了分晓。崔氏写的乡愁,李白写的国家社稷之忧,故李白比崔颢的境界高得多,不在一个档次上。爱国与思家,胸怀有千里之差。佟先生还讲了一个趣事,说他的一个研究生不赞成导师的意见,还是喜欢崔颢。问其因由,学生答:因为崔颢是开封人,我也是开封人!听众都开心一笑。当时,我也想举手发言凑个热闹,最后还是作罢。我想说,李白还是开封的女婿呢?一个女婿半个儿,也算开封人啊!何况,李白题诗梁园古吹台的《梁园吟》曾赢得一位开封千金小姐的芳心,留下过“千金买壁”的美谈,并与之喜结良缘。由此,李白在开封居住了十年的岁月。这可比崔颢在开封的知名度高多了是吧。

不过,我也赞成那位学生的意见,似乎专家们以国忧与家愁轮高下,不太令人心悦诚服。爱家与爱国是不矛盾的,古人历来讲究家国情怀,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齐家放在治国前面,说明爱家齐家的人,是进而去为国家做事出力的重要前提。“国忧为大,家愁为小”之说,恐怕站不住脚。诗以抒写真情为最上,崔颢写的正是社会离乱,有家难归的愁怀,真情动人,一点也不矫情。而李白担忧奸佞误国也是真情,是他亲历了京都长安奸臣当道、内忧外患,依旧歌舞升平的现实情景,直抒胸臆,痛快淋漓。二人角度不同,视点差异,各有其妙,难分胜负。我所以挺崔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崔诗在前,高峰已立,李诗在后,学步而已,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都未曾超越崔诗一分。

我不是开封人,在开封生活工作了40余年,二位诗坛大家我都爱,都追捧,无意得罪其中的任何一位。可惜,崔颢只有一首好诗,独步天下,也算是以一当十、当百了。李白却不同,好诗连篇,出口成章,恰如杜甫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那分豪迈大气,崔颢也只能望其项背了。


(郑纯方原创,联系邮箱:zcf065@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