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没有发现孔庆东出家迹象

(2013-05-23 18:17:00)
标签:

精神抚慰金

每次

回忆录

切都

陆游也

分类: 转载

   逄春阶

 

      听说我在北大游学,好多朋友问,孔庆东出家了。真的假的?说实话,我没发现有出家迹象。癸巳年春夏这段,孔庆东每周一下午和每周三上午按时在北大上课,讲中国现代文学。他的课,都得提前去占座,我好多次都得从旁边教室里去拖椅子。这样说吧,孔庆东是踩着上课铃疾步走来,背着挎包上学堂,放下挎包把课讲。

     网上老说,孔庆东靠“噱头”维持生活,这有点儿偏颇。至少在课堂上,他还是很正经,很严肃的,是一个优秀人民教师形象。他会催同学们的作业,还认真批改。偶尔讽刺一下当代人,讽刺的也很自然。比如讲到张天翼的小说《华威先生》,他会讲,现在也有好多华威先生,热衷于出席各式各样的没有实际内容的会。“这些人是活在语言中的人。”有时见了面,问:开会来?对方有点儿得意地回答:开会!开会!哈哈。 

  网上说,孔庆东爱骂“狗汉奸”。课堂上,我听到他骂过两次,还骂过一次“汉奸媒体”,也只是说了,骂完笑笑,继续眼皮耷拉着,讲鲁迅、讲丁玲,讲艾青。他很喜欢丁玲。

    为什么这么多北大学生爱听孔庆东的课?必有缘故。我喜欢听,是听他的闲话。他有时猛不丁一句话,让人顿开茅塞。那句话, 可能连他自己也意识不到,随口出的。比如他本周一,讲到一个人的风度,他讲到林庚先生,也是北大教授,孔庆东说听过林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一切都那么自然,是看不出风度的风度。其实呢,林先生是精心准备的,穿什么皮鞋,着什么衣服,都是很讲究的。你看,这就是孔庆东,他讲得在理。

他的话,让我立即联想到著名历史学家、也是咱山东老乡赵俪生先生,我看过不下十人的回忆录,都说赵先生讲课也是极有风度,在讲堂上像威武大将军,纵横捭阖。但他的家人回忆,每次讲课前,赵先生闭门备课时,总是“如临大敌”。看不见风度的风度,不是风吹来的。孔庆东呢,由看不出风度的风度,讲到了艾青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那是看不出诗的诗,好诗!而这一切,都不是随俗便便就写出来的。孔庆东的可爱之处,就是那么一点点,这也是可爱之处,如果没有这一点点,我不会听他讲的,现代文学课上的陈谷子烂芝麻,谁不会讲。

      课下,一直想问问孔老师被罚款的事。但是总没勇气问。据媒体报道称,事情经过是孔庆东写了篇博文,文中有七律一首:“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结果被“网友”关凯元指为“格律不对”。 而孔庆东就此骂关凯元“狗汉奸”。

殊不知,这首诗是陆游的。孔庆东在博文里曾以灰谐幽默的语言说:“洒家赶紧一查,果然远在八百多年前,陆游那厮就不害臊地抄袭了俺的大作,而且抄得一字不差。”

同是北大教授的杨立华先生在讲《四书章句集注》时,不知怎的,突然就讲起了孔庆东这档子事。他笑着说,孔庆东,挖了个坑,结果,就有人跳进去了。

孔庆东,挖了个坑。有意思。当然,骂人不对。泼妇骂人,一般人会原谅。泼妇嘛!作为北大知名教授,骂人,真是有失风度。再说了,陆游也不是神,也可以质疑他的格律。其实,这首诗在陆游的诗中,不算最好的,问题是诗合不合格律。

     孔老师的课,我还准备听下去。我主要是听他猛不丁点的几句话。这很少的话,都包在他的许多废话里,不仔细听,是听不到的。现场发挥的火花,是瞬间的智慧。

总之,孔和尚,也就是孔庆东,目前不见出家的样子。他很入世,执着而有牵挂,已上头的白发,比较茂密地顶在脖子上,有独特风度。

观星背景:去年56日,北大教授孔庆东在个人主页上发表了《立春过后是立夏》博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校生关凯元对这篇博文提出了意见,孔庆东回复“你不要装作懂格律好不好?你说的驴唇不对马嘴,你连原诗都没看,你就是狗汉奸……”近日,海淀法院一审判决,孔庆东在判决生效七日内,选择一家全国发行的报刊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200元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