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已隐退,不闻楚歌声?
(2013-02-08 10:47:10)
标签:
歌声歌曲张良引韩信疑问 |
分类: 剧评 |
——《楚汉传奇》的一大疑问
四面楚歌是张良陈平的计策,目的是让楚军思乡,导致士气涣散,无心打仗。8000子弟兵各个思乡心切,误以为楚地全境沦丧,投降了九成。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为了彻底瓦解楚军的斗志,张良引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使楚军以为汉军已经尽占楚地。一天夜里,项羽听到四面都响起了楚地的歌声,不由得自言自语起来:“难道说汉军已经完全占领楚地了吗?唉,这里的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其实并非完全如此,而是楚军将士也流泪唱起了楚歌。
项羽深感大势已去,命人在营帐中摆酒,痛饮解愁。败局已定,项羽最放不下的便是他最爱的虞姬和骓马。想到这里,他一边饮酒,一边悲哀激昂地唱道:
可是,高希希导演的《楚汉传奇》却让军师张良称病隐退,垓下之战只有韩信的汉军包围了项羽的楚军,也没有出现四面楚歌的传奇情景,张良那脍炙人口的四面楚歌之光辉战策被一笔勾销了,出于什么考虑?十分费解。记得小时候听讲楚汉相争的故事,说张良夜坐山头,吹起一管长箫,吹奏的是楚地歌曲,于是四面汉军也唱起楚歌,让楚军将士思乡流泪,全无斗志。而缺少了四面楚歌,垓下之战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光彩,这对张良对历史都是不公平的。不知是编导的一时疏忽,还是有意为之?何况还有王立群教授那样的高级顾问,有《史记》的文字可查,似乎不应出现这样低级的错误。在下郁闷之际,顺口溜之曰:
张良已隐退,不闻楚歌声。
说与编导者,莫做无用功!
(郑纯方原创,联系邮箱:zcf06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