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阎延文:贪官作家群是文坛地沟油

(2011-10-28 15:37:24)
标签:

冯伟林

宋体

作家群

中国作协

《人民文学》

文化

分类: 随笔

    写在前面:

    阎延文这篇博文很给力,作家协会也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我们的文坛还有多少干净的乐土?我们的文化还剩下神马可以骄傲的东西?腐败之害,已经无孔不入,谁来拯救我们的文化和文学!就连一个地级的开封市作家协会,也用假书号坑骗近80位作家出书,把一份好端端的《东京文学》杂志拿出去卖了……我们的领导者不知看到这些劣迹做何感想?还能够继续的“莺歌燕舞”,一片“和邪”吗?

    

    摘要:今年8月,“潜伏”中国作协的第9名贪官作家冯伟林被纪委双规。冯伟林被双规前任湖南省交通厅党组成员、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长,这是继李凤臣、刘长春、李永新之后,2009年以来中国作协“潜伏”的又一名贪官作家。如果说一个贪官作家的出现是偶然,那么两年中连爆9个贪官作家,这个贪官作家群的诞生原因,就值得追问了。

    今年8月,“潜伏”中国作协的第9名贪官作家冯伟林被纪委双规。冯伟林被双规前任湖南省交通厅党组成员、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长,这是继李凤臣、刘长春、李永新之后,2009年以来中国作协“潜伏”的又一名贪官作家。如果说一个贪官作家的出现是偶然,那么两年中连爆9个贪官作家,就值得追问了。

    中国文学有过很多作家群,如现代文学的东北作家群、浙江作家群,当代文学的陕西作家群等,而近年滋生的“贪官作家群”却是史上闻所未闻。如果说昔日作家群是文坛之花,今日“贪官作家群”则是文坛之耻。

    鲜为人知的是,“过亿贪官”冯伟林不仅被作协官员封为“湖湘才子”、与余秋雨并重的“新儒生散文”开山鼻祖,还曾两度入围号称国家奖的鲁迅文学奖,且成绩惊人:第四届鲁奖获初评满票;在“羊羔体”遭广泛质疑的第五届鲁奖中,冯伟林再度高获初评第一名。更令人齿冷的是,冯伟林获冰心散文奖的作品竟还涉嫌抄袭,两千字照章全抄,连标点符号都原封未动。

    我认为,“贪官作家群”就像中国文学的地沟油,充满毒素散发恶臭,污染文坛环境,伤害着中国文学的肌体和尊严。然而,现实中的地沟油,已被警方查获大量制黑窝点,而中国作协“贪官作家群”背后的黑色利益链和制造黑作坊,至今还没有任何清查。

    那么,谁是制造贪官作家群的黑作坊呢?作协体制难辞其咎。

    简单梳理一下不难发现,“贪官作家群”的诞生几乎都是统一模式:

    1.官员舍得花大钱召开作品研讨会。

    2.必有中国作协领导或所属大型文学刊物主编为其作序写跋力捧:如《诗刊》副主编李小雨给李凤臣作序,称赞李凤臣是齐鲁大地上的“好大一棵树”;《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在给冯伟林跋语中,更赞其是“知行合一”的现代儒生,将冯伟林封为“新儒生散文”创始人。

    3.必有常任作协大奖评委的一批评论家出场捧哏。

    4.作协所属报刊杂志、出版社群体跟进,全国互动,使该贪官作品短时间内遍地开花、荣登各大文学期刊头版,这种作协系统内的造星运动,几个月即可打造出一个文坛明星、诗界神话。

    5.必在各大文学奖中频繁夺冠。李凤臣是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诗刊》、《人民文学》理事;冯伟林连获冰心文学奖、十月新锐人物、两次鲁奖更是斩获满票。

    6.必有极端肉麻的文学称号,如“神话”、“鼻祖”、“诗神”等等,可称为“悼词式”吹捧。

    同样的人,同样的模式,同样的刊物,同样的文学奖,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就这样创造了不同的贪官作家,形成了贪官作家群落。

    问题在于,不是贪官找上门,而是作协“扑上去”,狠命拉进来,成为贪官作家群的造星之路。

    作协这样做,是因为文学太清贫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作协每年有2.38亿元国家投资,加上地方政府拨款、李嘉诚基金等商业捐赠,作协掌控的资金无疑是天文数字,但欲壑难填。更由于作协级别高却缺乏监管,造成贪官作家即使落马,而幕后推手却无一被问责。作协这个反腐死角,便成为贪官作家的造星工厂。

    那么,官员为何热衷写作当作家呢?绝不是兴趣所致。

    其一,作家光环成为他们的“仕途助推器”。这些贪官作家在被“造星”后,几乎都获得了大幅升迁:李凤臣从齐河县委书记升任山东省政协研究室副主任,李永新由鹤壁集团总裁升任河南省安监局长,冯伟林则在研讨会几个月后升任手握重金的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

    其二,作家头衔还成为他们的“贪腐保护伞”,不仅给人清高廉政的印象,更在于作协的人脉网络。鹤壁矿难造成重大伤亡,正在与作协联合召开个人新书发布会的李永新虚惊一场,不久反受升迁。据同伙交代,李永新曾带600万元巨款进京摆平。他究竟摆平了谁?而冯伟林更在其妻被立案后,延迟一年才落马。

    这些贪官作家,为何都能反复被“捞”?谁是他们贪腐的人脉和保护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