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世乒赛,周树森无疑是最大的黑马,最值得称道的人物。他是新加坡女队战胜中国女队的功臣,这位老哥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人说中国女乒泪撒莫斯科,新加坡女队则让世界刮目相看。这话只对了一半儿,因为令我们刮目的还有老爷子——周树森。
球队与球队之间的较量,胜败乃常事,从来没有常胜将军,个中得失,见仁见智。有时,胜败也来自教练员的排兵布阵。因此,中新之战,其实就是周树森PK施之皓,是两个教头的智慧较量。
有意思的是周从北京队退下来之后,去新加坡当了总教练。此前虽为国家队输送了多名优秀队员,属于资深教练,但有刘国国梁、施之皓等人照着,基本上默默无闻,当了多年的无名英雄。谁知到老了老了,他到一下蹿红了,让人们认识了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镶嵌了那么多的经验与能量。看来,风水轮流转,该转到老周这儿了。
也该着他走红,丁宁、郭焱两人都是周的弟子,了如指掌,加上他对施之皓的用兵之策也非常熟悉,所以,调兵遣将,心里有底。施之皓果然不出所料,丁宁、刘诗雯、郭焱的排阵顺序,正中下怀,那场球才打得那样的顺风顺水。
相比之下,施对周的用人和战法却研究得不透,或者大意失荆州,没有把对手太当回事儿。于是,场上出现被动时,缺乏及时有效的应变,焉有不败之理?
其实,施并非用人不当。用此三人,一老带二新,没什么问题,和刘国梁的思路差不多。这三个人基本胜任,拿下新加坡虽有难度,但不成问题。问题出在哪儿?问题出在排兵布阵上,倘若把郭焱放在刘诗雯的位置上打第一主力,便可握住先机,郭焱至少要拿到一分嘛!刘国梁用马林正是这一思路的胜利。何况,丁宁输给冯天薇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心态。那一分丢了,施之皓现场指导不力难辞其咎。
其二,周把自己放在拼对手的位置上,反正输了是正常的,任何一个队伍输给中国队都不丢人。赢了,就赚了,就改变了历史。能胜中国队是新加坡队和所有参赛队伍的梦想,周树森却成为让梦想成真的人物。他不仅赢了球,还赢了一种精神。可惜,施之皓高处不胜寒,没有把自己放在“夺杯”而不是“保杯”的位置上,背着包袱上阵,输在心理不轻松。
其三,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胜败已经成为过去。在这一点上,周比施更清醒。当施还沉浸在“交学费”的反思之中时,周已率队飞往成都,准备参加中国的甲A联赛,着眼于2012年的奥运会,培养新手。他更清楚中国队的强大,没把那个“考比伦杯”放在心上。而施回到北京,果然在电视等媒体上大谈起“成长”的经验得失。您瞧,施导是不是比老周哥又慢了一步棋!
施哥啊,不要留恋失败,失败已成传说。不然,您自己的前景也不乐观,保不齐“你妈也会喊你回家吃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