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梵乐神韵

(2008-10-03 16:38:45)
标签:

宋体

开封大相国寺

《东京梦华录》

佛乐

佛教音乐

分类: 文史

古寺梵乐  神韵千秋

 

这是博主写的电视录像片解说词,拿出来晒晒,有兴趣的网友不妨讨论讨论哦.

 

在七朝古都河南省开封市的市中心,有一座佛教名刹——大相国寺。它始建于北齐天宝六年(公元555年),至今已有145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汉传佛教十大名刹之一。大相国寺占地540亩,不仅建筑雄伟,传说很多,古往今来,佛事繁盛,而且创建了独特的佛教音乐,其乐曲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蜚声四方。北宋时期,该寺为皇家寺院,寺内设置僧纲司,管辖全国的佛教事务。每当佛教界举行重大的庆典活动,四海高僧云集于此,各地著名乐僧便应邀前来协同演奏,向佛献乐,当时即有百名乐僧同台演奏的壮观场面。

开封大相国寺梵乐起源于唐宋,融汇了宫廷音乐、寺庙音乐、民间音乐的精华,演奏曲目十分丰富,分为声乐、器乐两种,曲目有200个之多。该寺至今仍残存《大相国寺手抄密谱》、《师旷六律》等乐谱。它是我国中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宫廷音乐、佛教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据《中州佛教音乐研究》一书记载:“从相国寺所绘壁画《乐僧鼓琴图》、《众工奏乐图》及沈括的评论,说明当时对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重视和演奏技艺的高超、入微。相国寺专修了演奏七弦琴音乐的雅座——维摩院,寺外又常设‘下里巴人’欣赏音乐的演奏广场——乐棚。”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还纪载,宋徽宗生日——天宁节,皇帝率大臣和后妃去相国寺拜佛、斋戒活动,期间就安排有该寺梵乐配合的宫廷乐舞表演。

 

梵乐神韵

 

大相国寺是北宋的佛门胜地,也是“万姓交易”的市场。梵乐有着广泛的素材来源和生活根基,吸纳了僧俗两界的优秀营养,表演中不断地改进与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套路与特色,在全国乃至世界佛教音乐中独树一帜。其中,声乐曲中“偈”以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语言为内容,多由历代诗人填词,讲究句法声韵,尤为宝贵。器乐曲以传统佛乐和中州地域音乐为主,演奏规范,编制严密,悠远抒情,旷性贻神。在开封的两件国宝宋代繁(音:婆)塔和铁塔的壁砖上,还可以看到佛乐演奏的生动画面。

开封大相国寺梵乐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是对这项文化遗产的确认,也是保护与传承的开始。河南是文化大省,开封是文化大市,梵乐又是河南省甚至中原地区的特色文化遗产之一。挖掘、整理和发扬大相国寺梵乐,必将充实和完善中华音乐宝库,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增加旅游文化的魅力。作为佛教音乐的演奏形式,对于传播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探索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

大相国寺梵乐传至民国时期,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寺院被强迫改为中山市场,人员遣散,乐谱散失,佛乐演奏一度销声匿迹。但乐僧释安伦、释安修虽被遣散,却千方百计的保存了《大相国寺乐谱》谱本,后又经多人之手,留存下来。

建国后,仍多年有寺无僧,没有香客烟火,法器佛乐,杳无声迹,只是原生态的保留着群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演出活动。19923月,大相国寺重归佛教管理,各项佛事也相继恢复。大相国寺佛乐团的成立,才开始了对梵乐的抢救与传承。目前,乐谱整理与编创力量不足,种类不够丰富。老艺人年龄偏大,急需培养一批年轻的乐僧。梵乐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有待于深入挖掘和开发。经费不足,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投入与扶持。

    开封市和大相国寺对梵乐的保护十分重视,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大相国寺梵乐团在逐步的加强建设与提高,有了一套传统和创编的乐谱,演奏技艺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大相国寺已经制定出五年保护发展计划,聘请专家、教授讲授佛乐理论,举办佛乐艺术培训班,出版梵乐音像制品,加大产业开发力度,打造精品梵乐,争取在国内巡演的基础上走出国门进行友好交流和演出,在国际市场和佛教文化传播中一定会大有作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好日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