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故居
标签:
旅游穆青开封宋体县委书记的榜样 |
分类: 随笔 |
近日媒体刊载说余秋雨在慈溪的老宅被当地修缮开辟为旅游景点,并且要作为当地的重要文物。消息传出,众议纷纭,说什么的都有。有人担心,这么一来,搞不好会弄出“活人祠”来!这话并非危言耸听,以前不是没出过这样的笑话。
无独有偶,笔者前时曾在南方小住,去过宁波的慈城。慈城者,慈母孝子之城也,那里的清代老县衙修建得不错,是个很好看的景点。慈城的古迹和名人故居不少,正在加紧开发修建。其中就有一处是冯骥才祖居,高墙大院,正待修缮。这情形大概与慈溪的余秋雨老宅差不多。现代名人的旧居,作为旅游景点无可厚非,你愿意建设,游客乐意看,弄个文化产业什么的,也是文化资源嘛,为啥不行?但要作为文物保护单位,那就不是可以随意为之的了,它需要时间,需要历史的检验,我们今天自作主张是不算数的。
慈城冯骥才祖居:作者慑于2008年6月
由这个话题,笔者想到了开封杞县名人穆青。穆青先生是一位已经辞世的现代名人,原新华社社长,著名散文作家,《县委书记的榜样》长篇通讯的主笔之一,其名气和影响可谓大矣。未知杞县是否保护和修缮了穆青故居,有没有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开放的计划,或者已经实施。愚以为,且不论它够不够哪一级的文物,其旅游经济价值是不可否认的。这也是我们纪念这位本地名人的的一个方法。
我想,我们不妨从南方开发余秋雨老宅和冯骥才祖居中受点启发,把穆青故居的保护开发做好,譬如多方收集穆青先生的床、柜、书籍、生活用品,他的著作、各类作品,尤其是一些鲜为人知的童年故事、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历程的见证人资料、信件及其他实物等。汴梁晚报日前发表郭东的文章,建议建立开封名人馆,是个非常好的点子。窃以为,穆青故居也应该是开封名人馆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延伸。笔者读过穆青先生的一本以开封菊花为主题的摄影画册,相当精美,曾经作为政府的礼品。看到那些奇姿异态的菊花,睹物思人,更觉得先生犹如菊花一样高洁、平易的人品,弥散着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思想文化的光辉。相信穆青的文化精神一定会在开封这片土地上发扬光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