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慈城边走边唱fc4走马楼踏歌行 |
分类: 曲艺 |
说唱慈城
都说慈城是座慈爱的城,
慈母孝子的故事最流行。
都说慈城是座古老的城,
那么多的古迹引来多少叩访的身影。
城外头有一口孝子井,时光匆匆我没有去成。
董孝子的故事我已经看过,但有一半的事迹我无法赞同。
搁下他的争议咱们不表,还是走马观花游游慈母城。
第一站先去看孔庙,看看至圣先师是一副什么尊容。
这一个雕塑的石像实在有趣味,
老夫子原来也是棱角分明。
跟别的老爷爷没什么两样,
只是那一派思想家的风度有点沉重。
雕塑家那把刀真敢夸张,
放在别处你知道孔夫子他是什么姓名?
城西部还有一处校士馆,
一开始不晓得它有什么功能。
看过了才知道那是过去的考场,
考一个秀才、进士,再弄个一官半职,
十年寒窗苦,金榜题名时,
这可是决定着学子们一生的命运。
与现在的高考差不到哪里去,
进名校与落榜也是泾渭分明!
牌子上大写着公平取材,不徇私情,
谁晓得有没有暗箱操作,名单私定?
古往今来都是这万人争过独木桥,
想不到考场中真是百态千容。
我拿着数码想留下个历史的镜头,
不小心把自家也差点儿弄成了考生!
天将午,校士馆里特冷清,
赶紧到街市上透一透风。
那些个古民居和名人故居,
也显示着这座古县城无比的光荣。
那个向宅号称是“恩荣坊”,
乾隆皇帝下江南据说是圣旨亲封。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那门头确实是雕刻得精美威风。
恩荣坊前说什么恩与荣,
都好比过眼的烟云耳边的风。
价值在它是慈城历史的一个记忆,
发扬它为的是创建新的光荣。
甲第世家和福字门头都是古老名宅,
院子里传出来木石之声。
老宅太老了需要保护修建,
断瓦残墙要恢复雕梁画栋。
可千万别弄成一个四不像,
古不古今不今哪像个古董。
修旧如旧实在是很费功夫,
那一砖一瓦都宝贝不可再生。
找了半天才找到冯骥才祖居,
高墙木门紧关着不大欢迎。
看起来和附近的城隍庙一样也在修缮,
下回再来那门票宰你可不会轻!
信步走来到一个大杂院儿,
院子里也还比较的清静。
有一座民国建筑颇有气派,
还没有列入古民宅的保护之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镜像,
近代建筑也是一个时期生活的缩影。
稍加修缮办一个什么博物馆,
那风情绝对不逊于明清。
宝善堂如今是个茶楼,
在过去它应该是一家药店的名称。
据说还做过慈善机构,
姐妹井曾经给路人无偿饮用。
变茶馆固然是茶香四溢,
丢了慈善完全是商业经营。
再想来讨口茶喝已经是高丽的窗户——没门儿了,
几十块一杯茶不掏钞票那可是不成!
走马楼也是古老民居,
摇身已变成酒店门庭。
几千块一桌酒宴算不得高档,
可怜那古民居里面已毁了原来的芳容!
这与那遗产保护走马上了岔路,
我这个外乡人只能提个醒儿!
人说那城外的慈湖好风光,
望一眼就知道水秀山清。
远处的竹木桥果然水乡风采,
电动车飞驰过好不威风。
这座湖有传说为尊师而兴,
文教兴县人家很早就已施行。
且那看那师古亭八面来风,
不远处传来中学的琅琅书声。
师古师贤也要与时俱进,
什么时候也离不开人才的竞争。
师古亭的石狮子面带笑容,
莫非它们也讲究尊师之风?
边走边唱不觉时光已晚,
三轮上依依不舍别老城。
古城有井字形棋盘迷踪格局,
你看那三街七横三十三条弄,
幽深绵长的故事人物说也说不清。
等到慈城古迹保护修葺好,
我再来慈爱之城访古探幽踏歌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