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楼清谈

(2008-04-25 10:17:03)
标签:

马克·吐温

月湖

杭州湾跨海大桥

《原野》

傲慢与偏见

分类: 散文

             茶楼清谈

 

                        茶楼清谈     茶楼清谈

 

宁波群艺馆的许响洪先生邀我和月月爷儿俩去清缘茶楼喝茶。老许是我们一起去杭州湾跨海大桥时聊到一块儿的,很投缘。今晚又下着小雨,有一点清缘如缕的感觉。清缘茶楼坐落在月湖旁边,谈不上古色生香,却也幽雅清静,是个聚友聊天的好地方。

清缘,我端详着这名字,学着许家先祖许慎老先生的“说文解字”之法,破解为“一杯清茶的缘份”。别以为缘份浅,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唯这“淡如水”才有一些干净,少了许多功利的色彩。据说,明清时代的士子,最崇尚清淡的。那是一种活法,一种交往之道。有点意外的是,女儿说她与万伟第一次见面时就是这家“清缘”。您说是巧合,还是确有一种清清淡淡的“缘”呢?

响洪先生健谈,且有个性,凡事喜欢较真儿。他说在安徽时,就是为了较真儿,为了让对方付一块钱的精神损失费,宁肯甩掉许多钞票和宝贵时间来打赢这场官司。这很另类,也很可敬。他申报研究馆员(正高级)职称,按说走走关系到省里杭州方面活动活动完全在情理之中。可是他老兄说死不肯,他说:我凭什么要给他们陪笑脸,还要意思意思?让他们随便评好了。真是个不信邪的角色。当然,他最后还是评上了。他告诉我,他的硬件过硬。您想啊,一连在正规出版社出版了四部学术著作,这可能在评委中也不是很多。评委们到底还是认“硬件”不认人的嘛!这便是响洪,较真儿而又靠学识讲话,一位样子微显瘦弱但骨子里非常阳刚的汉子。说实话,像他这样特立独行固守着自己的文化人格者已经不多,果然有些稀少为贵了。

响洪还是一位率真的人,文过饰非之类与他无缘。他给我讲了他的几件小事,偏偏我又是个关注细节的主儿。在安徽陆安,有一次他去会一位当地的著名画家,朋友介绍他则是著名作家。可是著名画家不认他那笔账,说你是著名作家我怎么不知道?响洪回答道:这不奇怪,说明我没有您著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往后也许就跟着您著名了。著名画家脸色微红,赶忙站起来致歉、握手:失敬,失敬!两人聊起来后,著名画家问著名作家最近读什么书呢?响洪笑道:不好意思,兄弟愚钝,正在重读《傲慢与偏见》呢。著名画家解嘲道:好哇,您还打我的脸哪!二位名人就这么不打不相识了。

茶楼的小点心和果品样数不少,品尝它们就在听这些小故事中间完成了。滋味如何,侬勿晓得,只晓得故事的味道蛮好的。响洪在北京戏剧班进修时,开了眼界,也有了与戏剧名家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可惜,有的缘份不到,竟然是擦肩而过,不可追回。有一次看话剧《原野》,响洪有机会与曹禺大师同场看戏。可是没有机会接近曹老,心里干急。终于,机会忽然来了,他在洗手间里遇见了曹老。想搭话不是场合,只好等在洗手间外。等到曹禺先生出来后,已经被家人和记者包围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崇拜的大师远去,那一回让他后悔终生。后来一次遇见戏剧名家俞振飞,稍稍幸运了一点。不仅搭上了话,老爷子高兴还为他签了名,至今那份戏单还宝贝似的收藏在箱子里。事后还有遗憾,怨自己太傻,当时俞先生的夫人、上海昆剧名家也在旁边,怎么就没想到请她也签个名呢?所以他认为,人是要相信缘份的,尤其是那种一面之交的“清缘”。

响洪也是性情中人,虽不胜酒力,有时也放得开,一醉方休,表现得很爷们儿。那次单位联欢他就喝高了,最后竟然找不到自己的“窝”了。也许是学术占满了他大脑的空间吧,生活琐事往往容易忘记。单位一同事请他到家里做客,三四次了,他愣是记不住同事住哪儿。最近一次,他找到那个小区,还是打了电话问门牌号。同事惊讶道:有进步啊,你总算知道我住哪个小区了!这事让我想起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朋友推荐他去外地采访一个人物,他买了火车票就上路了。途中查票,马克·吐温怎么也找不到车票了,乘务员说不要急,我们知道你不是逃票的。可是马克·吐温还是很急:找不到车票,我知道该在哪站下车呀!响洪很认真地听我讲,称赞这位大作家进入了境界。我说,热爱写作的人都有可能进入某种境界,就像您记不住同事的住址一样。他摇了摇头:我可不是境界,我的方位感非常差,记不住,没办法。

我们聊起了他的大作《千年之叹》——成也亲情,败也亲情。他问我的郑姓与郑成功有没有关系。我说没有。我们的祖先是山西人,从赤峰口闯关东去了。祖上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还救过一位官员的命。那官员想报答就问你们想要什么,尽管提。我祖上说能有三头青牛一挂牛车就谢天谢地了。官员笑了,感叹郑家人的朴实,没有欲望,看来你们郑家今后就是善良百姓的命了。后来,这个官员回到京城,原来是当朝的宰相。所以,我们郑家世代以来很少有做大官和发大财的。亲戚朋友圈中,也大都是维持着平民的亲情和友情。就像今晚的这杯清茶,说到了是也不过“清缘”而已。

夜深了,从茶楼出来,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月湖朦胧在清淡的雨雾灯光之中。我们彼此都希望,以平民的情感珍重这份清清淡淡的“清缘”。

 

2008423于甬城白杨街雨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甬城现代影像
后一篇:阳光天一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