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跳过速  《我们》接线生的故事(4)

(2009-09-07 10:48:49)
标签:

心跳过速

接线生

中国诗词

范曾

杂谈

分类: 接线生的故事

等待接听“范曾谈中国国画之美”一期的观众热线时,确实有些紧张。《我们》节目已经走过了一个年头,这一年走得有些小小的成就感,却也趟过了不少坎儿。我们深知观众支持的力量,这使得我们外联组对观众的反应也更加关注起来。昨晚播出时,依然是有些捣乱的、有些不只所谓的朋友打过来,然而更多的是认真收看这期节目的人的表达。

在随后整理观众反馈的过程中,我更有些难以抑制地兴奋。很多人是从《周年特别节目 我们就是中国》注意到“我们”的,其中绝大多数人是被 王老师的新年献词《站在2009年的门槛上》打动的。我兴奋,并不是因为听到的褒扬远远多于批评,而是感受到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了,开始用心思考《我们》的存在价值了。作为“我们”的一员,看到这些,很是欣慰。

 

                            敬佩范老 没商量

 

一、至高无尚的点评

如果中国人都能学范曾老先生那般活着,在所有学科把范曾老先生的思想、哲学都用功吃透,那么在中国的将来一定是美好的,是值得骄傲的,但毕竟这样的人太少了,能学的人就更少了,希望看过的人们都有所悔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人生!

 

二、最言简意赅的点评

一个字——好!

 

三、最挑拨离间的点评

很多年没有听到这么精彩的讲话!这些大师们的新闻应广为传播,教育国人。可惜,媒体对这样的报导实在太少,国人多知道的却是赵本山、甚至小沈阳,这是国人的悲哀。媒体也应当反思你们的误导和失职!当然,“我们”是好样的,谢谢你们的好节目!

 

四、最文绉绉的点评

夜深人困之时偶播一键,聆听大师滔滔之声,顿觉神清气爽,今夜难寐!

 

五、最排比的点评

观众1:大师之言,天籁之音;至臻大理,日月无语。钦佩之极!

观众2: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博大精深,大家风范。令人敬佩!

 

六、最粉丝的点评

要建个范老的专帖,收集大师点滴之精髓。

 

七、最能勾起回忆的点评

观众186年我在天津工艺美院上学时就听过范曾老师的课,小时候上学时老师就给我们介绍过他。没次在电视上看到他我就有一种敬佩感,他就是我心中最敬佩的老师。当年他就中国画的前途做过评论,我就是赞成的。他总是有独到的见解。

观众2:范曾师精熟老庄,博涉古今,这样的老先生已不太多了。五年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听先生讲学,始知其为学者型大师,赈灾豪捐,大义不朽。今夜又在""我们""上见到老先生,学生崇敬且高兴,希望中央台常有如此""国宝""做讲座开启民智,青少年幸甚,国人幸甚。朱思睿祝范老新春样样都好。

 

八、最能跟上范老思路的点评

范曾老先生说西方的画,注重的是形,而不是意。可是梵高等画家还是很注重意境。他们的画也一样注重意境。我想中国古典的传统注重的还是天与自然,人只是自然渺小一份子。而西方注重的是人,人主宰万物。

 

九、最像《我们》节目“托儿”的点评

范曾——这期节目非常精彩!(很多朋友刚收看到,就电话告知我换台关注该节目)。两分钟的观感:让世界人民都来享受中国画吧!观众:人民日报海外版孟江波

 

十、牛年最牛——仿冒“中央电视台台长”点评

《我们》这个栏目相当好,值得肯定,建议在双休日的中午重播一次。既然CCTV-1为综合频道,建议在固定时间给出节目预告,包括央视其它各套的节目,建议为83012291931,时长不短于一分钟。另外,请转告《百家讲坛》,二月一日播出中有五行、五数、五脏、五官、五味、五情和五色那个页面有错误。

 

相关视频:

45 范曾谈中国国画之美()

46 范曾谈中国国画之美()

47 范曾谈中国书法之美()

48 范曾谈中国书法之美()

49 范曾谈中国诗词之美()

50 范曾谈中国诗词之美()

51 范曾关于艺术 人生 祖国的对话()

52 范曾关于艺术 人生 祖国的对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