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天,不离青春的岁月

(2009-07-09 12:11:38)
标签:

大学生

央视国际

中国银行

朱民

分类: 节目反馈

 

上周日我们栏目播完了《就业,你准备好了吗》两期节目,但其实这个节目是在5月下旬录制的,时至今日,麻宁、康子冉这两位在就业上有顾虑、有困惑的大学生都已在职业上做出了选择。为了感谢栏目广大观众对他们的关爱,特致信节目组介绍了个人近况。

     

 

明天,不离青春的岁月

康子冉

 

明天,不离青春的岁月

 

 

心作此文时,已身处飞向南国的航班中。茫茫云海,隆隆引擎,让我失落于入职旅程的沧桑和沉重。

或许,从起飞的一刻,我便重复感受着一种命运。这里有我难以逃避的宿命,一边是北京,一边是深圳,如果说前者铭刻了激情与理想的过去,后者则代表了现实与茫然的未来。无论如何,这样的航程如同一个隐喻,在万米之上的缥缈里,诉说着“前途尚未拥有,而往日早已流逝”的无奈。

花儿沦为落红,而果实尚未成熟的时候,往往是苦涩的。这样一个剥离浪漫却又未能成熟的过程,让意气风发,韶光乱坠的时代渐行渐远,亦让激情和理想的情节为世俗淡褪。个人成长与迎合社会的需要,让我们不能不生硬的用理性和世俗装扮自己。当然在此刻,我坦诚会有所怀恋,不光是曾经的年少轻狂与风花雪夜,还有当年的青春岁月。

一旦个人的命运扩大到群体的命运,便成为了历史。这个社会的青年人都面临这样一种情绪,塑造着关于我们青春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铭记了每一个青年人终将走入生涯彼岸的时光。在那里,有过的理想的追溯,诗意的生活、感性的狂热、直觉的幼稚都将流逝。合意的生活将被合理的生活所颠覆;缺乏感性气息的求生,让奋斗的理想变成了挣扎的欲望;而真实的情怀竟然开始学会虚伪的矫饰。这一不得不面对的尴尬,是整代人废弃青春的历史,而我们开始却怀揣着恐惧,迷恋在其中。

或许,青春岁月不应如此早早结束,为了生存所作的打磨,亦可以不销蚀自我的激情与个性。甚至化作洋溢生命的动力。职业之路上,我们也须会被世俗规则、理性狡计压迫的踽踽独行,但心底坚守的青春气质,则令脚步永不停歇。盲动且执着着,个性却单纯着,每一个青年人对初衷和童真的不弃,必在数十年的生命里留下感人的悬念,亦必将创造出新的我们。

               

 

求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麻宁

 

明天,不离青春的岁月 

 

 

    原以为,《我们》的首播时间在晚上1040左右,正是很多人都关电视准备睡觉的时段,参加的这期节目不会有那么大反响,没想到,节目播出后,还是得到了许多人的关爱、问候与祝福。这让我十分感动,同时倍感不安。

 

还记得录制节目的时候正逢我生日,外景拍摄那天北京难得地下了雨,而我擎着一柄伞在雨中穿行的情景,正如同今年广大毕业生们求职过程的真实写照——风雨兼程,却全情投入。回想这一年的求职过程,感慨良多,收获良多,各种滋味,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把自己的求职经历写成了一部长篇小说,预计总数在10万字左右,现在已经完成了一半,希望能够早日呈现给大家,作为对关爱我的朋友们的回报吧!

这一周,很多朋友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发来对我的祝福与问候,这让我诚惶诚恐——我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北大应届毕业生,身上有北大学子共有的优点与缺点,在求职的过程中也面临所有应届毕业生共有的忧虑与烦恼。我常惴惴不安地审问自己:得到各位观众如此厚爱,我何德何能呢?

在大家都非常关心的工作方面,这里有必要借助“红话筒”向各位朋友交代一下我的去向——我最终签约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具体岗位目前未定。但是无论我身在哪个岗位,我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理想——做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始终秉承自己的新闻理想,用自己的工作去推进这个制度的完善与优化,推进公民社会的形成。

我更不会忘记节目中朱行长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要时时处处关心和帮助比自己弱势的群体,要记得自己的努力为的是他们生存境况的改善,最大的成功和快乐都来源于此。我想,较之那些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职场生存智慧,朱行长的这席话才是我在这期节目中最大的收获。它让我再一次看清了自己身上的担子,也让北大学子身上一直保有但不明晰的“社会责任感”得以具体化。

感谢《我们》,感谢 王利芬老师,感谢朱民行长,在这席对话里,我得到忠告,我因之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