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2008-12-31 22:26:33)
标签:

农民

我们

教育

《我们》

三农

情感

农业

文化

分类: 编导手记

    在2008年就快要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当期去宁夏拍摄的同事收到了一封白海玉的大女儿白小芳的信。《我们》把这一封信扫描到并上传到了《我们》博客。

 

    可能有的朋友没有看过这期节目,那么我们先回忆一下白海玉一家:

    回族农民白海玉一家所居住的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从银川走高速公路到同心,两百二十公里的路程两小时即可到达。而再从县城到白海玉家的九十公里山路还要两小时。其中最难行驶的是这段五公里的沙石路,山路蛇形到达60米深的谷底,再沿峭壁蜿蜒而上。 
    白海玉一家5口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他在村小学当代课老师的工资。一年能拿8个月,共4800元。另外,全家每年能卖出两只羊,收入1000元,再加上600多块的退耕还林补贴,全家年收入6500余元,平均到个人才1300块。比全乡1600元的人均收入还低。
    由于白海玉要代课,主要的农活和家务都由妻子苏桂芳完成。十二岁的大女儿白小芳在镇小学念六年级,十岁的儿子白伏乐和六岁的小女儿白小茜都在父亲代课的小学念书。白家没有多余的劳动力,不能像同村的其他家庭一样有人外出打工贴补家用。
    白家五口人居住的窑洞是四十年前修的。一台二手洗衣机,一台电视机,一辆二手摩托车基本上就是全家所有值钱的家当。
    通过这些,他们一家多少可以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但却解决不了缺水这个难题。 
    白海玉一家有20亩耕地,十亩种小麦,九亩种青草,剩下一亩种土豆,一年的口粮和十几只羊的食料都要靠这20亩土地产出。如果遇上干旱,一亩小麦多则十几斤的收成,少则颗粒无收,全家的口粮都难以自给,还得靠国家的补贴和自己购买。 
    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到头来却保证不了自己的口粮。
    为了保证当地农民的基本生存,自2000年以来,政府已向同心干旱山区累计投入资金七点一亿元。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农民返贫率极高,刚刚脱贫的农民可能因为一场干旱就会再度陷入贫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政府想出了一个新办法,就是实行"生态移民",把干旱山区的农民安置到地势平坦,农田有水可灌的地区。
    很多人家都已经搬走了。白海玉一家有可能会是下一批的移民者。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2008/12/10/14/2/11ec81e1d74g215.jpg

      更多白海玉家的照片,请点击:白海玉一家照片

      下面是白小芳来信的扫描版: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这是近四年来,我收到的惟一一封手写书信,读起来有些惊喜、有些期待。在我和他人的信息传达淹没在E-mail、短信、网络留言中,当我和他人的沟通因为扁平的世界变得方便快捷,当我和他人的交流没有声音只有键盘的敲击,没有形象的猜想只有一个又一个动画表情时,我想要表达的内容甚至是我本身都变成了一种快速分解的垃圾。因为一切的一切来得太方便,即便忽略舍弃,也知道可以随时再拨通再找回。
      世界是平的,但是我们的情感却变得粗糙。因为快速,思念越来越少,因为便捷,牵挂越来越少。
      信纸是褶皱的,我可以猜想她是在怎样一种环境中写下这一封信,是在灯光昏黄的窑洞里,还是她家门前宽敞的坝子里,或者是在课堂偷偷把信纸展开,而非不假思索的告诉自己她和我一样对着电脑,有电有光,衣食无忧。
      她是上月去宁夏采访的一家农户的大女儿,信的内容除了表达对我们的感谢之外,又偷偷地讲述了关于她父亲的故事,流露出她对父亲废寝忘食地工作得到太少却又心甘情愿的不解。
      信中有不少错别字,还有很多我多年未见过的修改符号,我看得出她在写完第一张信纸之后又给钢笔加了墨水,多年不读书信,现在读起来更能体会“见字如面”的含义。

     
      新年快到了,手写一封回信,寄去几本书,或许是最好的礼物。就像节目中嘉宾对他们一家说的一样:知识改变命运。现在所有的人对他们一家的帮助,不管是以何种方式,都是希望他们能获得知识。
      希望他们一家在大家的帮助下能学会使用电脑和网络,以后自己到网上更新博客,写下他们一家的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