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孔子的热不仅仅说是中国人说他是属于我们的。任何了解中国这套文化系统的人,他都会不由自主地由衷地赞叹。因为他能够解决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我们人生自身的问题。
读《论语》、读古代圣贤的这些大德的经典,就是告诉孩子将来要做为国家为社会有用的人。
利公、利他的人生观对我们当前社会,包括世界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现在中国孔子这么热,跟现在中国追求和谐社会应该有关系的。
孔子其实是一个跟自己的时代有紧密联系的人,他在那个时代的挑战的面前。
孔子塑造了整个中国文化和整个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我们来评价历史的时候,为什么一千八百年中国的强盛我们没有看到;我们只是紧紧地盯住了我们落后的这二百年?
章子怡、姚明,和孔子并不矛盾,它恰恰是一个中国文化的不同的侧面。那么都需要我们重视。
希望通过自己的自强不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人知道他们是孔家的后人。
我们今天谈的孔子,恐怕更多是文化符号学上的孔子。
儒学内在的生命力,几千年以来所体现出来的深入到我们中国人的血液里的骨髓里的那种在今天还依然可以得到一种现实的、活生生的表现的那种生命力,不是那几十年的时期的一个变化,就会死掉的。
我们对儒家的认同,实际上是寻找一个文化身份的问题。
儒家它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塑造我们整个民族精神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废除掉,那就是只有一个结论,我们可能最后要回到什么地方去?就是全盘西化。
现在各种书本很流行,但是我们有没有好好的坐下来读几句话,我们从孔子身上得到什么好处了?
正好是在这个时代,儒家文化要发挥它的这种作用,它可以和谐我们社会。
我们在孔子身上学到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可以说体现出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们总能在人们的为人处事和安身立命的思维方式中,发现这位老先生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