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在二里
(2016-02-23 15:58:16)
长征地名汇录 |
|||||
长征时名 |
皮匠垭口 |
现用名 |
|
其他名 |
|
定性、属辖 |
习水县二里乡井坝村村办公室所在地 |
||||
地名来历 |
在大清嘉庆与道光年间,时任地方团首的李二皮匠定居此处,后人便把该地称为皮匠垭口。 |
||||
区位 |
位于习水县二里乡井坝村办公室所在地,距离李家寨约200米,在兴隆场老街境内。 |
||||
沿革 |
大清,民国时期属仁怀县二郎里七甲管辖,也属于二郎里和小溪里的交界,解放后归仁怀县永安区兴隆公社管辖,1965年划归习水管辖后为习水县永安区兴隆公社井坝村与星光村的交界,1992年拆区并乡后属习水县二里乡仍未星光村与井坝村交界,现为井坝村村办公室所在地。 |
||||
长征时 |
红军在此曾与李家寨发生一场激战。 |
||||
长征时的主要活动 |
1935年2月,红军途径兴隆场,在皮匠垭口与李家寨激战,走失9名红军,其中4名红军在兴隆老街路上饿死,一名在现井坝小学旁被土匪杀害,走丢的文老幺和老范、老董曾在李家寨拉磨时不小心打坏了磨子,悄悄离开李家寨后,文老幺在挖煤时死于矿难;老范后来与井坝长五间云富秀结婚,解放后在兴隆乡公社政府做饭,再后来在永安区政府做饭,现在去向不明;老董后来给沙溪任栋梁侄子做长工,再后来去向不明。走丢的红军骆太清被杨绍安招为女婿,解放后定居兴隆,并在兴隆娶妻生子,长女骆华芝嫁给永安邮电所程付寿为妻,长子骆华刚取刘桂兰为妻,1976年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除长女外全家迁回江西瑞金。 |
||||
遗址及 |
|
||||
现状 |
习水县二里乡井坝村村办公室所在地 |
||||
(拟稿人:袁正纲) |
|||||
长征地名汇录 |
|||||
长征时名 |
兴隆场 |
现用名 |
|
其他名 |
|
定性、属辖 |
习水县二里乡星光村老街组 |
||||
地名来历 |
兴隆原为上黄泥塘,1878年,时任地方团首邓绍南为了跟余姓势力相争,就在余姓的石龙场上不到一公里处修了一条街,起名新龙场,后为了吉祥之意改名为兴隆场。1937年,邓氏和李家寨联手扩建兴隆场,又在梁埂上修了新街,后来,李邓二姓发生矛盾,李姓争到了新街赶集(场)的所有权,后来人们习惯称老街、新街。 |
||||
区位 |
位于习水县二里乡星光村老街组,黔北剿匪遗址李家寨脚下。 |
||||
沿革 |
大清,民国时期属仁怀县二郎里七甲管辖,解放后归仁怀县永安区兴隆公社管辖,1965年划归习水管辖后为习水县永安区兴隆公社星光村老街组(新街部分农户为双岗村大湾组),1992年拆区并乡后属习水县二里乡星光村老街组(新街部分农户为双岗村大湾组),2003年小村并大村后为习水县二里乡星光村老街组(新街部分农户为井坝村双岗组)。 |
||||
长征时 |
红军长征时在与李家寨的激战中先后有文老幺、骆太清、老范、老董等几名红军在兴隆场走丢,有五名红军饿死在兴隆场。红军长征后兴隆场成为庸庄党组织的所在地。 |
||||
长征时的主要活动 |
1935年2月,红军途径兴隆场,在皮匠垭口与李家寨激战,走失9名红军,其中4名红军在兴隆老街路上饿死,一名在现井坝小学旁被土匪杀害,走丢的文老幺和老范、老董曾在李家寨拉磨时不小心打坏了磨子,悄悄离开李家寨后,文老幺在挖煤时死于矿难;老范后来与井坝长五间云富秀结婚,解放后在兴隆乡公社政府做饭,再后来在永安区政府做饭,现在去向不明;老董后来给沙溪任栋梁侄子做长工,再后来去向不明。走丢的红军骆太清被杨绍安招为女婿,解放后定居兴隆,并在兴隆娶妻生子,长女骆华芝嫁给永安邮电所程付寿为妻,长子骆华刚取刘桂兰为妻,1976年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除长女外全家迁回江西瑞金。 |
||||
遗址及 |
兴隆红军烈士墓(黔北剿匪遗址李家寨脚下) |
||||
现状 |
习水县二里乡星光村老街组 |
||||
(拟稿人:袁正纲) |
长征地名汇录 |
|||||
长征时名 |
庙神岗 |
现用名 |
|
其他名 |
|
定性、属辖 |
习水县二里乡二里村杨庄组(杨庄小学,即原窝头田小学旧址) |
||||
地名来历 |
因这里修了一座寺庙,人们把这里起名为庙神岗 |
||||
区位 |
位于习水县二里乡二里村杨庄组(杨庄小学,即原窝头田小学旧址) |
||||
沿革 |
|
||||
长征时 |
红军长征时走失在这里两名战士,后来两名战士落脚在本地。 |
||||
长征时 |
|
||||
遗址及 |
|
||||
现状 |
现为杨庄小学旧址 |
||||
(拟稿人:袁正纲) |
长征地名汇录 |
|||||
长征时名 |
二里场 |
现用名 |
|
其他名 |
|
定性、属辖 |
习水县二里乡二里村二里组(现二里乡人民政府所在地) |
||||
地名来历 |
"二里"一词是大清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和里社制而得名,是二郎里和小溪里的合称,因交界处有一集市,始称二里场,属仁怀县北区管辖。 |
||||
区位 |
位于习水县二里乡二里村二里组(现二里乡人民政府所在地) |
||||
沿革 |
|
||||
长征时 |
红军长征途经二里场,有一名红军饿死在二里场街上,解放后在二里场修了红军烈士墓。 |
||||
长征时 |
|
||||
遗址及 |
二里红军烈士墓(二里场街道旁边五十米处) |
||||
现状 |
现为杨庄小学旧址 |
||||
(拟稿人:袁正纲) |
长征地名汇录 |
|||||
长征时名 |
|
现用名 |
|
其他名 |
|
定性、属辖 |
习水县二里乡观摩村花山组 |
||||
地名来历 |
观摩因地势如同棺木,原名棺木岩(观木岩),后来改名观摩,观摩花井有一座石头山如同棺材,当地人便将这里起名石棺材 |
||||
区位 |
位于习水县二里乡观摩村花山组(观摩村水井组上面) |
||||
沿革 |
|
||||
长征时 |
|
||||
长征时 |
红军途径桑木二郎时,被桑木莫洛土匪头子周海清率领的三十多名土匪追赶,在观摩花井(石棺材)发生激战,匪首周海清被红军击毙,一名红军牺牲。 |
||||
遗址及 |
观摩红军烈士墓(经几次搬迁,现在观摩小学后面) |
||||
现状 |
无人居住 |
||||
(拟稿人:袁正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