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泽仁书法作品集序

(2017-07-02 11:27:33)
标签:

文化

         陈泽仁书法作品集序

 

名气与艺能未必成正比例,这是常识,而我所认识的书法家,可数高要新桥华中退休教师陈泽仁。他在书法领域里不懈地耕耘了50多个春秋,他的书法作品既有较深厚的传统功底,又有自己对传统的理解和追求,把技巧融会于艺术作品之中,有其独自的意趣,令人看不厌,兴味无穷。

陈泽仁出生于1941年,是广东省高要市人,陈泽仁先生处世创艺皆是持平常心,干平常事,不善交往,淡泊明志,日夜与故纸堆打交道。他年来如一日地坚持书法创作,辛勤耕耘。从50年代末开始至80年代中,分别从师著名书法家麦华三,书法篆刻家秦鄂生,古文字学家容庚、商承祚教授学习书法知识,篆刻知识和古文字知识。通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陈泽仁渐渐地提高了对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的认识和书写方法的技巧,读千碑,临千帖,为他的书法作品打下了深厚的功底。他认为,一个书法者,必须通懂古文字,篆刻、古汉语,方为全面。要深刻理解几千年来的书法史,书法技巧,书法理论。所以,他从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大篆石鼓、秦汉篆隶,下至历代各家各派的书法风格,从零字开始探讨,为以后形成自己的风格打下了根基。他的每一张书法作品,即有一种意境,同日而出的多张作品,便有多种风貌,即使是写同一首诗、或词,同一尺寸规格,亦各张迥异其意趣。读他的作品,如同行走在山间小路上,景色会因时因地而随时变化,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从1973年开始,他的书法作品就多次参加全国、全省书法展并获奖20多次,得到国内有关部门和收藏者的收藏。

陈泽仁学书法一贯都是默默地耕耘,十分认真刻苦。用他的话说就是不想“早露”。以他写唐代大书论家孙过庭《孙过庭书谱注释、译文与浅评》一书为例,此书文词古奥抽象,少人涉猎。但此书对书艺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目前此类书注释与译文国内近年已有人撰,但浅评或述评始终还没见,陈泽仁决心攻克此关,经多年苦钻,终于完成了此书写作。陈泽仁的主要书法著作有《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六体书》、《楷书基础》、《篆隶行草》、《行草专论》、《田园诗词行草书》、《古今书迹千种临本》等十多种。

1985年初,当时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秦鄂生多次指示常务副主席陈景舒吸收陈泽仁加入广东省书法家协会;1985年12月,陈泽仁在麦华三、陈景舒的介绍下加入了广东省书法家协会80年代初开始,陈泽仁长期受聘于当地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开展书法知识讲座,培养了不少美术书法人才。1993年,陈泽仁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美术教师,多次获得省、市美术书法教研论文奖,他的书法作品受到了书法界的关注,有人称之为肇庆“麦华三。”陈泽仁原是广东省美术书法教研会理事,肇庆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陈泽仁的名字因而被选编入《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家名录》等多种辞典。陈泽仁的书法作品曾多次被有关报刊及电视台专门介绍过。

陈泽仁的书法作品,深深地印刻着导师的一些痕迹,但又能融会贯通自成一体。的书法以行草作为主攻书体,也擅长小楷,他认为书法要深入大众,紧接地气,做到雅俗共赏。他书法有两个特点:一是草书规范,他坚持草有源,字有据,没有随心所欲的编造,这使他的书法之路很正;二是布局大气,他以手中之毛笔尽情挥洒,纵横驰骋,每幅作品跌宕起伏,气息连贯,气势磅礴。原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楚材对陈泽仁的书法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陈泽仁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其中楷书和行书造诣较深。楷书写得流丽而挺拔,雄浑而飘逸,注重对传统基本功的锤炼和内涵气质的表现,颇见功底,在师法传统的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特色;行书写得刚脱而扎实,提顿分明,连断恰到好处,藏露得法,运笔明暗有度,藏锋包其气,露锋纵其神,中锋畅其韵,上下呼应,变化自然,让人观之活泼愉悦。

陈泽仁针对目前国内书坛某些书法者,为迎合某些书法领导人的意趣及社会上的“新潮书法”的现象,指出这类书法皆以奇代“创”,以怪代“新”,找不出一点传统的优秀技巧、技法,误导了青少年及观赏者,实为书坛一大害。但陈泽仁自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受到观赏者及书法家们的好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是陈泽仁的书法作品的一大特色。刻意创新,已是今天中国书法家创作最重要的课题,也是中国书法家共同的追求。用陈泽仁的话来说,他要走的路,仍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遥远的艺术之路……

http://s4/mw690/001ta57Fzy7FmLxUcfh53&690

http://s6/mw690/001ta57Fzy7FmM9KtFPb5&690

http://s6/mw690/001ta57Fzy7FmM4wij32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最后的礼物
后一篇:一洞一蓬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