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瑞士欧洲巧克力美食 |
分类: 欧洲手记 |
当时这事好像在全世界都引起了不小反响,一时应者云集,这消息在中国还上了《人民日报》。
Durand巧克力的作者Joel Durand是法国十大巧克力工艺师之一,以富于创意著称。那一盒巧克力,正如阿甘所说,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里面有传统的牛奶巧克力,创新的豆蔻巧克力、甘草巧克力、焦糖巧克力、薄荷巧克力、百里香巧克力、桂皮巧克力、黑胡椒巧克力……每一块都风味浓郁而个性突出,带给我味觉的崭新启蒙,和美妙震撼。
这盒巧克力吃完后,我茫然了很久,后来就听说了伦敦食品店重金聘请巧克力品尝师的事。我在诧异之余,景仰之心如滔滔江河水:天下竟有这么牛的职业?吃巧克力不仅不用花钱,还能挣钱!35000英镑耶,人民币就是52万多,还饶上周游世界的差旅费……
后来到瑞士才知道,这份年薪,对一个好的巧克力品尝师根本不算多。巧克力品尝师并非新鲜事物,这个职业在瑞士存在已久,只不过瑞士人低调,没有用来作为食品店宣传的噱头而已。做这行的人味觉极其敏感,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担当着巧克力产品研发顾问,待遇极为优厚。瑞士的巧克力品尝师,年薪通常在10万-30多万瑞士法郎(人民币60-200万元),此外还享有每年2个月左右带薪假期,年底公司奖励旅游,等等。
我们通常把意外而唾手可得的好事称作“天上掉馅饼”,巧克力品尝师这个职业,就是老天爷定点空投的特制巧克力馅饼吧!
在欧洲,巧克力这个行业,从来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著称的。虽然在一些食品专科院校,有两年以上学制的巧克力制作和品尝培训课程;但是,真正大师级的巧克力专家,无论工艺师或品尝师,不少都出身于毫不相干的职业:画家、农场主、物理教师、见习律师、电影制片人、新闻出版人、精神病院的男护士、流放国外的爱国者……五花八门,干什么的都有,可是干什么也不能消解或转移他们对巧克力的热爱。
然后他们惊喜地发现:这个行业,是那么的欢迎天才,那么重视人们对它的热爱,是那么尊崇传统,又那么鼓励创新。他们不用顾忌个人资历、上司好恶或者人际争斗,只需专注巧克力一物投入工作,挥洒自己的天赋和创造力。
因为,巧克力这一行的规则很简单——无它,好吃就是硬道理。
前一篇:嫁给罗汉果的尼泊尔小新娘
后一篇:欧洲火车旅行,如何搞掂一日五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