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 |
http://s15/middle/50494fb2g862a8da8ea0e&690
国人对饮食最是讲究。远古就流传下来有:“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至理名言,把饮食活脱脱地给来了个一针见血的定论,从此,别无他义,也无人辩驳,一语洞穿人世百年,直教国人“以嘴相许”,毫无怨言,只要吃个痛快,吃得过瘾,那真是既快哉,又美哉!
笔者也曾在早年撰文写过《说吃》和《说喝》的所谓姊妹随笔文章,现在看来,也未必全都道破其中饮食奥妙。那种大俗的吃,不雅的喝,多少带着一些另类眼光的调侃和小地方人文饮食习惯的趋势,让版图之南嘉宾捧读,或许读出的只是北方的一种豪放的饮食风格,亦非简约的小资情调,那种豁达的吃,爽朗的吃,多少带着电视剧里王贵的洒脱,以及他的唯我独尊的吃相本色。这自然会让所谓的安娜们看着不入眼,更不入流了。甚至,还会觉出有几分的寒碜和丢人现眼呢。自是让更多人赏之,听之,都会起半身的鸡皮疙瘩,与之疏远也非只是一个玩笑,或许,这就是一个隐形杀手,完全可以摧毁本应美好的一段生活历程。
也曾见识过不少北方汉子们夸张的吃喝,带着惊天动地的声响,把面条吸食得有滋有味,让听者都不断地咽着涎水,实在是有点折磨人的行为。仔细一看,但见嘴巴外延四周都是韭菜萝卜丝的踪影,实在有了呕吐状,象个妊娠反应强烈的女子那般,不停地来往于厕所与餐桌之间,两点一线,贯穿起了一个最令人难受的轨迹,叫人萎靡不振,愁眉紧锁。自然,更多的人还是对这样的吃相者感到厌恶和不屑,甚至有点扫兴于被自己撞见,真是活见鬼了,完全扫了被饥饿带起的食欲,换个地方吃,也未必不是一个本能的选择。
前些年,就曾看报纸多少感受到一点吃的科学和讲究后面的健康等诸多问题。营养的摄取和搭配的均衡与否,这自然是城里人早就开始的一种有意识的饮食行为了,现如今早已是习惯成了本能。买东西,先看成分,维生素多不多,有没有锌和铁。好象国人多是缺钙的一类,大人小孩都得补,否则就怕成了第二代的东亚病夫呢。话虽严重,但腿不抽筋了,吃饭倍儿香以及我要喝蓝瓶的,无不都是老人小孩在电视里天天与我们广而告之着,叫人不得不思量,我们自己是否也爬楼梯腰会疼,肾不亏就生活好。对着镜子张大嘴一看,嘿嘿,牙好,胃口就好,你好,我也好。真是一个好好世界,我们吃喝拉撒自然就要与时俱进,跟上潮流才对。
近日,和几个哥们儿去重庆火锅城涮了一把,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吃,什么是真正的饮食秘诀。当然,他们也非真正的美食家,对于吃,更多人依然是对口味首选。爱吃辣吃辣,爱吃酸吃酸,爱吃甜吃甜,均可以满足自己的口味和食欲。但见,这秒吃就是一个别样的,新鲜的吃法呢,看来这吃终是要上升到科学的高端才是。这绝对是一个迟早的问题,只是现阶段处在一个萌芽时期,或者睡梦初醒时期罢了。若干年以后,贵国子民或许都要在吃的时候一边看着腕上的手表,一边把筷子夹着的肉片一齐放进了沸腾的锅中,到了时间提出来就吃,到那时,饮食世界就会别有姿色。但见人人都象一个个慢动作的木偶,不到一分钟,抬在空中的胳膊动一下,这样吃来吃去,会让所有的过路者看了,以为他们是在做餐饮电视节目的排演呢。想想,也有几分的滑稽。但并不觉得荒诞和怪异。或许,那真将是未来一个可以成真的缩影景观呢。犹如四川人摆的龙门阵一样,看似地方特色,其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许,这样的秒吃,终究要成为一个越来越时髦的话题,越来越司空见惯且又普通的新型吃饭方式了。同时,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式的生活方式和阅读姿态,多多少少也和分秒必争挨上了边,这“秒吃”自然也会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的本能。
于是乎,我们开始了秒吃。但见这也是针对火锅的一种很有原则的吃法罢了。拿起桌上这小小的提示牌,我是记下了秒吃的秘诀,可是,吃过后回想,似乎我们压根就没按上面的提示去吃。人人都是按着自己随性的方式,习惯的吃饭姿态漫不经心的去吃,散漫的吃,大方的吃,有情调的吃,自然的吃,就是没有一个科学的吃,更没有一个按说明去吃的。有时候,我们连吃药都不按说明吃了,但也觉得可以治病。这种随意的泰然姿态,有时候并不可取。如若有人提醒要你按量服用,你点头答之。下一次,依然“下可为例”,你也不觉得这不科学的吃营养就摄取不到,肚子就填不饱。反正这多少年以来就是这样大吃二喝的过来的,也没觉得少了什么,头发很好,脸色不错,身体很棒,体力强健,都很好,也就觉得按照老传统的吃法,依然可以让自己活得悠哉游哉呢。
当然,我相信不科学的吃,一定是营养摄取的不到位,份量也不足。可是,如果吃一口发毛肚如果真要四十秒,我们也该是看着表吃的,就是不看表,也该是从一数到四十,才可以从锅中捞出来下口吃的吧?但又想想,这样看着表的吃,数着数字的吃,会不会让旁边的人觉得你特神经,特另类呢?想一下,我都要笑了。心想,这秒吃,我们能做到的有几人,实在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或许,从调查问卷来看,无一人能吃到这么精确,这么到位的吧?
我这人有时候还爱较真,也爱搞点原则性的事情,既然有这所谓的科学提示,有这很讲究的说道,我就自然是用筷子夹了一截鸭肠,从一数到四十,觉得就该是四十秒了,我把筷子从锅里伸出来,然后把冒着热气的鸭肠吃到了嘴里,也感觉不出这秒吃有多么的特别,或许是带着点生的,嚼来都有脆生生的感觉,别有风味。这鸭肠大概也就五成熟,该叫成“生吃”为最。如此一想,倒想起内蒙古那边的汉子们,也常有生吃牛羊肉的族群,或许,那才是真的营养,真的吃法。也和友人吃过鱼生,当然,那也自是营养丰富了得,比熟了更有几分韵味。尽管有科学家所言,生吃不错,但不宜多吃。但总有“生吃白拿”的群体就这样义无返顾的吃个自在,吃个痛快。哪管你是天上飞的还是水里游的,连地上跑的也给我统统的弄来,我要吃它个世界灿烂五千年,吃它个古国文明三重天。沸腾的精华,缭绕的香气,全让我风卷残云般扫荡于生猛海鲜间,哪管他生与熟,哪看它分与秒,感觉熟了就下筷,感觉想吃就张嘴。尽管生肉类身上多有细菌,吃了偶尔闹肚子,但也看着丰盛的大餐暂时抛开了对胃有所摧残的警告,来个狼吞虎咽海吃一番才罢休为算。
吃是一种艺术,但能吃出艺术的却为数甚少。艺术,总是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的一种无聊的消遣罢了。所谓的秒吃,如果也是种艺术,我倒认为和抢着吃有异曲同工之妙。鬼子进村了,吃饭快的人就很艺术,因为秒吃就是以时间论艺术的。吃饭效率高,用时少,如果就算是吃出了境界,吃出了水准,那么胃口好的、吃饭快的人一定很艺术。吃饭慢的,喜欢细嚼慢咽的,一定不很艺术。生活中,多半也是个慢性子。这样的人搞艺术,实在叫人憋屈。他自己也许不觉得,别人看着都会崩溃和流鼻血的。最终,看客都成了艺术家,而所谓的画家本人,越涂抹,越描绘,却迷失在了色彩中,迷途不知返,贻误了自己不很艺术的一生。而对于吃客,秒吃猛喝或许就很艺术,把一个羊肉卷吃了三分钟,自然觉得不很艺术。在他人看来更象是一种折磨了。其实,如上种种谈吃,谈秒吃,多半是插科打诨的意思多,只能算是茶余饭后的一点佐料而已。
其实,艺术的吃,是一种有涵养的吃,有姿态的吃,有吃相的吃,也是跟时间赛跑的吃。这秒吃,成为艺术的吃,自然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饮食招牌。不管怎么说,这样的饮食文化自然会将让我们懂生活情趣的人,越来越觉得生活很艺术,生命很艺术,活着,也很艺术。生活处处皆艺术,已经渗透了吃喝拉撒中,真够艺术的。艺术人生,也许在后来终要演变成一个吃喝的人生。人,生来不是为了吃喝,但吃喝,却是为了人生更加的充满了艺术的成分。如是一想,有人到突然觉得这四十秒的秒吃更是科学。那四十秒,也许有害细菌全被杀死。然后我们夹起而食,顿觉滋味无限,叫人微闭双眼,陶醉于美味佳肴中,感慨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精彩。秒吃,果然是如此的具有了与众不同的艺术品位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