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禹治水》教学案例

(2018-06-06 19:55:59)
分类: 教学心得

三年级语文

 

《大禹治水》教学案例

 

宛城区官庄镇殷庄小学  夏光山

 

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准备用两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第二课时结合课文学习生字,这样基础知识掌握的会更牢固。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学习词语。

2、了解大禹是一位治水英雄。

3、感受“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体会公而忘私的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阅读课文,学习词语。

2、了解大禹是一位治水英雄

教学难点:

感受“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体会公而忘私的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场景导入

(出示“洪水”图片,)配乐朗诵。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这时,涌现出了一位位治水英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禹治水》。(出示第二组“大禹治水”的图片)并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2分钟)

二、感知课文,检查预习

先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同时划出文中的词语、成语、短语,并读一读。(2分钟)

同学们读课文很认真,下面来比一比谁划的词语最好。

生:淹没 倒塌 冲毁 欣欣向荣

生:堵塞 开凿 挖通 垒起堤坝

生:牲畜 敬仰 爱戴 自生自长

(出示第三组词语图片)同学们划词语很仔细,再来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A生读、B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特别纠正“塞”:sè (堵塞),si (塞住),sài (边塞)。请大家记在课本上。(3分钟)

三、精读课文,交流研讨  

词语都认识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出示第四组图片)思考:

1、鲧治水为什么不成功?

2、禹治水为什么成功了?(3分钟)

师:问题1的答案在什么地方?

生:齐答:第二段。

师:鲧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治水?

生:鲧偷了天上的息壤去堵塞洪水。

师:堵住了吗?

生:没有

师:鲧的结局是什么?

生:被处死

师:处应该读三声还是四声呢?

生:拿不定主意。

师:那就查查字典吧!

生:是三声。

师:对,读三声,(处决),(处理),在这儿,鲧是治水失败,被处决、处死,所以读三声。而读四声时是(到处)、(处所)。(2分钟)

(师板书)

    失败  处死

师:鲧被处死了,临死之前,他是如何叮嘱儿子的?

生:一定要把洪水治好。

师:是啊!大禹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接受了父亲的嘱托,那么他又是如何治水的呢?指生读文第三段,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1分钟)

谁来说一说大禹是如何治水的呢?

生:大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师:很好,大禹用的还是父亲的“堵”的方法吗?

生:不是,是引。

师:对,是引、是疏,是因势疏通。那他又是如何作的呢?

生: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师板书)

师:由此看出,大禹的“疏”的方法比父亲“堵”的方法更科学。任何事情只要有科学的方法做指导就一定能成功吗?

生:不是

师:大禹为了治水,又忍受了怎样的艰辛呢?

生:睡草丘山岗,脚跟泡烂。(5分钟)

师:回答很好,我们的大禹为了治水,睡草丘山岗;为了治水,脚跟泡烂;那么,

为了治水,还有那些故事发生呢?请同学们大声的读第四段,(出示第五组图片,)注意划横线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1分钟)

师:为了治水,禹三十才结婚;“才”字说明了什么呢?

生:结婚晚

师:为了治水,禹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仅仅,就”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时间短

师:大禹治水十三年,在第一年,第三年,第十年时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此时此刻,他会怎么想 ,如何做?

生:为了治水,时间紧,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就不进去看了吧。

师:大禹可以这样想,可是长到了九岁还不曾见过自己的父亲的孩子,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父亲呢?他和你们一般大小,他会如何想呢?

生:你在哪儿呀,爸爸!你为何不回家看看我和妈妈呢?

师:现在你就是大禹的儿子,当你得知自己的父亲为了大家的安全,为了治水而顾不得与你见面时,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呢?

生:爸爸,您为了大家的公共利益而舍弃了我们,我和妈妈为您而感到骄傲,早日治好洪水吧,我们期待早日与您相聚。(掌声)(8分钟)

四、小结课文、领悟实质

师:是呀,大禹舍小家而顾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赞颂,这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正是因为他这种献身精神与科学方法相结合,最后,大禹治水成功了。他受到了人们的敬仰与爱戴。(板书:成功  敬仰  爱戴1分钟)

五、领悟课文,口语训练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敬佩地心情再次读一读课文(2分钟)

(出示第六组图片)“我会讲:参观大禹陵”大禹治水成功了,人们世世代代都敬仰他、爱戴他。于是在浙江绍兴为他建造了大禹陵。今天,老师请大家来当小导游,给旅游团的同志们说一说“大禹治水”中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吧,千万别忘记加入你自己的想像与创造啊!

生:“如何治理洪水”

生:“治理洪水中遇到了那些困难”。

生:“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生:人们是如何建造大禹陵的。(9分钟)

六、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师:大家的故事非常精彩,来看看我们今天的作业。(出示第七组图片)

我会做:

《大禹治水》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传说《山海经》里面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精彩的故事。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搜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配上精美的插图,做一期漂亮的手抄报,看谁做的最漂亮。(1分钟)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献身精神:鲧 土   处死

          禹 水   成功(科学方法) 敬仰 爱戴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应该是以读促学、以读促思的过程。在本节课中学生读的不够多,读的不够精。当学生明白鲧为什么被处死时,应该带着悲伤的心情再读课文第二段;(鲧如此的为百姓着想,最后被处死时还没忘记叮嘱儿子,一定要把洪水治好。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因此,他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他的结局也让我们感到悲伤。)当学生明白了大禹的献身精神,也应该再读课文,带着对大禹的感激、敬佩多读几遍课文 。充分了解大禹治水成功了,依靠的不仅仅和他父亲一样的献身精神,还有机智的头脑与科学的方法。由此上升到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求科学的方法与认真的态度,献身的精神。这样,课文的人文性也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我们的孩子应该在自主交流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在本节课中没有体现出来。这一点也正是本课的“败笔”之处,吸取了经验,我会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