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了北京小脑萎缩症病友聚会。尽管时间不长,但是那种温暖的感觉此刻还让我回味。我想那一刻,大家都善待了自己,善待了他人。
现代人总是行色匆匆,汲汲而生,行为和心态都是这样。到底要向何处去?同舟共济失调先生曾经转载过一篇博文:中国人正集体丧失一种能力,慢的能力,不耐烦成为社会心态,总是要赶时间。急的心态带来了什么?欲速则不达。“大多数人在追求快乐时急得上气不接下气,以至于和快乐擦肩而过。”人生不仅要追求,更要静下心来品味和思考。
想想自己也未尝不是这样。有多少本书看到一半,就因为各种事务放在一边了?而买书的时候都是想好好看的;有多少帧记录美好瞬间的照片没有好好整理,仔细回味?而照像的时候总是想着留个纪念,以后再次欣赏;头脑中有多少一闪而过的灵感和想法没有记录下来,深入思考?其实那些想法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最应当保留下来。
在专业领域也是如此,中国学术界的浮躁之风日益严重,神马都是浮云。有多少科研课题和项目有真正意义的成果?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对人类的健康有益?
对于我来讲,最近与广大病友的交流,最受益的一件事就是促使我静下心来思考。每一个人对自己都应当有一个定位,何以自处?何以与他人相处?何以存在于这个社会。自身内部的和谐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有可能与外部世界和谐。
可以这样讲,很多病友并没有善待自己,也就不可能善待他人。尽管我可以理解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但还是要说,尽量把心态放平吧!有多少病友整日焦急地期盼特效治疗方法,以至于自动放弃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我想问问这些病友,你们是否仔细看过我写的53篇关于遗传病的博文?还是匆匆扫视,只看其中你认为“重要”的内容?你们是否根据我的治疗建议去检索一下相关的文章,尽量把问题搞清楚?还是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不耐烦了,或者类似的问题必须反复询问我?你们是否潜心研究过其他病友介绍的锻炼方法,并根据自身的情况逐步摸索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还是根本耐不下心来锻炼,或者希望有人发明一套万能的康复操,每天做一遍就可以?你们是否尝试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力改善与他人的关系?还是一味地内心纠结,对于他人的误解哪怕是一个眼神都耿耿于怀?
在这方面,快乐的企鹅和同舟共济失调无疑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人格和阅历让我钦佩。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更高层。
加载中,请稍候......